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战略转型:吉利自主创新的核动力

本报记者 马连华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4日   09 版)

    今年6月27日,吉利控股集团凭借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的成绩,获得了“2011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十大品牌”大奖,吉利副总裁赵福全也同时获得“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十大人物”奖。去年1月份,吉利集团就凭借“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工程”类二等奖。在自主创新方面,吉利无疑走在自主品牌前列。

    吉利自主创新道路上的里程碑事件,应该是2007年开始的战略转型。2007年5月,在汽车行业一片价格战中,吉利率先在自主品牌汽车阵营实施战略转型,宣布不参与价格战,将企业的重心转向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和道德战,提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好车”的企业战略目标,强化国际化合作战略,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当时,吉利毅然停止了仍有市场空间的低端产品生产线,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并投资数十亿元建技术研发体系,加快自主创新。

    战略转型使吉利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产品品质、品牌形象、研发水平都得到快速提升,逐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资料显示,目前吉利已完成5个产品技术平台、15个产品平台的产品开发体系建设,成为我国产品开发体系最完整、产品覆盖面最全面的汽车生产企业。吉利的安全技术创新更是远远走在自主品牌前列,曾创造填补世界汽车安全技术空白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技术。专利方面,截至2010年,吉利共申请了346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40项,实用新型专利2624项;2010年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后,吉利的品牌形象、产品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成为全球瞩目的中国汽车企业。

    在此基础上,2011年年初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进一步提出,吉利要用3~5年时间,完成从“国际化战略”向“全球化战略”的转型,要做受人尊敬的全球化企业。他解释,只有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并实现本地化生产的企业才能够成为全球化企业。一家企业是否成功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愿景、企业文化、整体员工素养以及企业所在国的综合实力。一个企业要走向世界并在全球市场扎根、开花、结果,必须要受人尊敬。

    在本次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上,吉利展出了吉利实施战略转型后推出的和最新研发的车型,其中包括吉利研发的6AT自动变速器。这款自动变速器是吉利集团收购澳大利亚DSI变速器公司后,对DSI技术和经验消化吸收的成果,已经完成了国产化的所有准备,自主品牌将由此突破自动变速器的技术瓶颈。这些战略转型的成果为研究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道路提供了典型案例。 

    在总结吉利自主创新的经验时,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战略的决策决定战略的方向。吉利的成功经验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吉利正确的战略决策。“我觉得吉利经验的核心就是在过去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塑造品牌、坚持国际化合作。”李书福也认为,吉利战略转型四年以来取得的成果,说明自主品牌只要战略方向正确,就能练就与外来品牌竞争的实力和能力。 

政策支持缺失 自主战略亟待反思
继续亲民 奇瑞E5打出“人性科技”牌
急功近利要不得
战略转型:吉利自主创新的核动力
跨越多功能用途 挑战中高级轿车
联手资本市场自主创新
第二届“自主车展”北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