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7月31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青春与中青报一起燃烧

常河山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31日   02 版)

    今年4月27日,作为一个读了27年中青报的老读者,在《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的微博上,我和热爱中青报的人一起,共同庆祝中青报60岁生日。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踩着小凳子把张海迪的事迹写在黑板上时,中青报便在我的心里生根。在缺书少报的农村,别的孩子四处玩耍时,我却悄悄跑到担任大队会计的伯父家里,看起了报纸。在中青报上,我知道了青藏铁路、美国“挑战者”号、中国南极考察……13岁这一年,中青报把我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

    1993年大学毕业后,我用第一份工资,订阅了属于自己的《中国青年报》。

    此后,我把送来的中青报,按日期逐一存放。为方便查阅,我还准备了一个本子,边读边将好文章予以编号,将刊发日期和版次记录下来。后来,感觉翻索引、查报纸的读法不过瘾,就干脆抄!边读边抄,边抄边品,乐此不疲。到了2008年,已经有一二十本手抄本。我还将中青报的副刊分类。如今,每一个周刊,都已经是一本本厚厚的“大书”。几年下来,报纸占据了我居室的很大空间。后来,我干脆给“她”安排了一张单人床。

    一年春节,三伯父看我有很多报纸,想要一些回家裱墙。我不好回绝,让伯父第二天来拿。伯父走后,我骑车到几公里外,给他买了5斤报纸。邻居家铺衣柜,我不在家,母亲抓了一把给了他。我回来一听就“火”了,爱人赶用别的报纸把中青报换了回来。后来,我干脆准备一些其他报纸在家里“以防不测”。“《中国青年报》是人家的命根儿,谁也不能动!”这至今都是爱人调侃我时常挂在嘴边儿的话。

    互联网时代,看到报上的好文章我便从网上下载,通过电子邮件、QQ等与他人分享。我下载保存的经典文章有好几百篇,我把他们发给我的每一个实习生,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要多读、精读。

    我采写的十几篇稿件,先后在中青报上刊发。上世纪90年代,没有互联网,我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第二天一早骑车到几公里外的镇上寄发稿件。雨后的乡间小路,泥泞不堪,去发稿只能步行,走不了几步,粘在脚上的泥就成了大疙瘩。我拍拍残疾的左下肢,对自己笑笑,继续前行。

    从1993年至今,我自费订阅了18年的中青报,也几乎收藏了18年来的每一期报纸。翻着昔日那一张张报纸,几尽“金黄”,再翻今天刚到的报纸,还散发着油墨的芳香。睹报生情,心潮云涌,我能感受到时代巨轮的滚动轰鸣,能感受到我的生命与中青报一起同呼吸、共命运,铿锵前行!   

    (作者系现代物流报社记者)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活动正在进行中,参选材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cydreader@163.com或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收,邮编:100702。详情请登录中青在线www.cyol.net查看。

武汉砍掉过半行政审批事项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布10起侵权盗版案件
青春与中青报一起燃烧
教育部:警惕高校招生四大骗术
“最美拾荒女”书写九○后励志传奇
救人与规定 孰重孰轻
45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来华参加夏令营
河南:十大青年公益项目筹款近8000万元
2011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启动
两岸大学生新农村建设研习营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