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7日,作为一个读了27年中青报的老读者,在《中国青年报》读者俱乐部的微博上,我和热爱中青报的人一起,共同庆祝中青报60岁生日。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踩着小凳子把张海迪的事迹写在黑板上时,中青报便在我的心里生根。在缺书少报的农村,别的孩子四处玩耍时,我却悄悄跑到担任大队会计的伯父家里,看起了报纸。在中青报上,我知道了青藏铁路、美国“挑战者”号、中国南极考察……13岁这一年,中青报把我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
1993年大学毕业后,我用第一份工资,订阅了属于自己的《中国青年报》。
此后,我把送来的中青报,按日期逐一存放。为方便查阅,我还准备了一个本子,边读边将好文章予以编号,将刊发日期和版次记录下来。后来,感觉翻索引、查报纸的读法不过瘾,就干脆抄!边读边抄,边抄边品,乐此不疲。到了2008年,已经有一二十本手抄本。我还将中青报的副刊分类。如今,每一个周刊,都已经是一本本厚厚的“大书”。几年下来,报纸占据了我居室的很大空间。后来,我干脆给“她”安排了一张单人床。
一年春节,三伯父看我有很多报纸,想要一些回家裱墙。我不好回绝,让伯父第二天来拿。伯父走后,我骑车到几公里外,给他买了5斤报纸。邻居家铺衣柜,我不在家,母亲抓了一把给了他。我回来一听就“火”了,爱人赶用别的报纸把中青报换了回来。后来,我干脆准备一些其他报纸在家里“以防不测”。“《中国青年报》是人家的命根儿,谁也不能动!”这至今都是爱人调侃我时常挂在嘴边儿的话。
互联网时代,看到报上的好文章我便从网上下载,通过电子邮件、QQ等与他人分享。我下载保存的经典文章有好几百篇,我把他们发给我的每一个实习生,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要多读、精读。
我采写的十几篇稿件,先后在中青报上刊发。上世纪90年代,没有互联网,我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第二天一早骑车到几公里外的镇上寄发稿件。雨后的乡间小路,泥泞不堪,去发稿只能步行,走不了几步,粘在脚上的泥就成了大疙瘩。我拍拍残疾的左下肢,对自己笑笑,继续前行。
从1993年至今,我自费订阅了18年的中青报,也几乎收藏了18年来的每一期报纸。翻着昔日那一张张报纸,几尽“金黄”,再翻今天刚到的报纸,还散发着油墨的芳香。睹报生情,心潮云涌,我能感受到时代巨轮的滚动轰鸣,能感受到我的生命与中青报一起同呼吸、共命运,铿锵前行!
(作者系现代物流报社记者)
“寻找《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活动正在进行中,参选材料请发送电子邮件至cydreader@163.com或邮寄至: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发行部收,邮编:100702。详情请登录中青在线www.cyol.net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