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8月0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书写“藏乡江南”新传奇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08日   07 版)

    金冬梅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耍(8月5日摄)。在舟曲县城的廉租房内,6岁的藏族女孩金冬梅和自己的外公外婆住在这里,她的父母弟妹在泥石流中全部遇难,她因为在外公外婆家而躲过一劫。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上图为2010年8月13日拍摄的舟曲白龙江。

    下图为2011年8月7日拍摄的舟曲白龙江。    

    新华社记者 刘潇摄

    八月,舟曲渐入雨季。

    遇有雷电、暴雨,舟曲人的心中仍会一紧。起身看看修葺一新的白龙江河道,两条泥石流沟中初具规模的排导渠,渠两边重新空置的泄流地,悬起的心又会慢慢放下。

    一年前,特大山洪泥石流夜袭舟曲,甘肃南部的这座藏乡小城陷入慌乱、惊恐、悲伤之中。泥浆满地,江水淹没县城三分之一,千余条生命瞬间离去,数百个家庭支离破碎。

    一年后,这个三年中两受灾害重创的小城,在灾难中顽强站起,在悲伤中坚强挺立,雨水、泥浆、骄阳,白龙江、翠峰山、三眼峪,一同见证了书写“藏乡江南”的传奇。

    高瞻远瞩 科学决策——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灾区重建工作有力有序展开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王芳芳看着自己快两岁的孩子南卡旺姆平静地说。

    王芳芳的爱人是一名公安民警,在去年那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不幸遇难,家里还有其他4口人遇难,房子也被洪水冲毁,只剩下11个月大的女儿南卡旺姆。

    当时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婴儿,现在已经学会走路,王芳芳也慢慢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如今,在灾后重建峰迭新区工作的王芳芳,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排排塔吊下,工人正在忙碌建房。这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

    2010年8月8日凌晨,特大山洪泥石流夜袭舟曲,造成1510人死亡,255人失踪,4.7万人受灾,6万多间房屋损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及早谋划重建新家园的大计,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得知灾情,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温家宝总理于当天中午赶赴灾区。

    “要抓紧制订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尽快全面启动灾后重建。”灾后第三天,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就灾区重建作出部署。

    在奋力抢险救灾的同时,着眼于重建规划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

    8月9日,国土资源系统要求,用三天左右时间完成舟曲灾区地质灾害排查及野外调查评估工作,并将灾后恢复重建永久区域选择等问题纳入工作方案;

    8月18日,民政部完成灾害现场核查评估工作,采集的大量灾害损失数据,为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8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舟曲前方工作组规划小组,正式启动灾区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对灾区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

    ……

    在受灾情况、环境承载能力等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一项项符合科学发展的重建规划接连出炉——

    8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舟曲主持召开会议,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强调要科学规划灾后重建,让灾区人民满意,让全国人民放心;

    10月2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国家将出台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教育、就业等政策措施,明确舟曲县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安排以中央财政资金为主;

    11月4日,国务院印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在2010年年底前舟曲灾区基本完成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任务,2012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城乡住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各项恢复重建任务;

    ……

    甘肃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与重建配套的经济措施纷纷出台——

    灾害发生后不久,甘肃省就提出,在9月8日前恢复经营的商铺,都能获得政府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补助;

    9月17日,银监会提出,在下一步舟曲灾后重建工作中,要尽快全面恢复灾区金融服务工作,认真做好灾后重建,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011年1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支持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受灾严重企业将免征企业所得税,采取多项免税支持灾区基础设施、房屋恢复重建等措施;

    ……

    相比艰难的救援,重建的任务更加艰巨。舟曲地处偏远,本就交通不便,泥石流灾害使得周围的主要交通道路几乎中断,舟曲一度成为“孤岛”。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拼搏和汗水铸就了一个个奇迹——

    震后第1天,进入灾区的三条公路全部抢通;

    震后第3天,灾后首家超市恢复营业;

    震后第5天,县城3万居民日常饮用水问题基本解决;

    震后第17天,舟曲4所小学5905名学生在国歌声中迎来开学典礼;

    震后30天,舟曲灾后第一个永久性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建成后供水能力将达1.2万吨,可满足舟曲城区用水需要;

    震后第40天,舟曲灾后首座钢架桥通车;

    ……

    进入2011年,按照重建总体规划要求,舟曲努力克服地理空间狭小,重建规模大、种类多、实施主体多、协调难等诸多困难,一个个重建项目陆续开工——

    4月10日,总投资4.55亿元的舟曲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工程开工建设;

    4月中旬,总投资1.1亿元的舟曲灾后重建林业生态修复项目启动;

    4月下旬,舟曲110千伏变电站奠基,电网灾后重建工作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5月下旬,总投资1.08亿元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卫生、计生项目全面启动;

    6月,位于舟曲县峰迭乡的灾后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区正式开建;

    ……

    按照计划,在总计8大类、170个大项目和50.2亿元投资中,由中央、省直部门、州县三级的15个重建主体分类实施。其中中央、省直部门和兰州市援建、代建60个、34亿元的大项目,舟曲县承担110个、16亿元的自建项目。

    “截至7月底,省直部门援建、代建的60个项目全部开工,舟曲县自建的110个项目已开工61个,29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预计8月可开工;受灾群众安置房预计今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建设,明年9月有望全部入住;舟曲灾后重建的170个项目的开工将在今年实现90%以上。”舟曲县委书记范武德说。

    民生为本 规划先行——民生工程优先,根据特殊地质条件,既顾及当前,更考虑长远

    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

    在山洪泥石流曾经肆虐的三眼峪、罗家峪两条沟中,山洪排导渠初具规模,山口峡谷中正在建设拦挡坝;老县城和峰迭新区的居民住房重建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历经劫难的舟曲,如今已完全变成一个热闹繁忙的大工地。

    去年的那场灾难中,韩如栋三兄弟遭遇了世间最残酷的痛:一个曾有着12口人的幸福大家庭,只剩下了他们3个。

    一年过去了,在舟曲县城,记者再次见到韩如栋。刚跑了一天车的他,精神虽有些疲惫,但气色不错。这位坚强的男人,已经从灾难中站了起来。“我处了个对象,正帮着她跑车。”韩如栋说话很直接,“我们相处得还可以,准备一起过日子。”

    韩如栋的大哥和三弟,经人介绍后,今年3月也都找了对象,现在日子过得很好。

    “我大哥和三弟,已经在兰州新区的重建点上登记了房子,我把房子登记在了舟曲老城区,我想留下来。”韩如栋说,他打算将来在县城开一家洗车店,过安稳日子。有了房子、有了生计,对于韩如栋来说,就有了希望。

    按照重建规划,舟曲灾后各项民生工程正加紧进行:城乡居民住房加固维修、峰迭新区土方回填工程等项目已完成;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压缩天然气子站及配套城市管网工程、县乡村道、商业网点恢复重建等也已开工……

    如今的舟曲,老鸹沟廉租房临时安置点内群众生活秩序井然,繁华的南街上人来人往,城关桥东北的滨河商贸市场内瓜果飘香……系列民生举措使灾区人民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群众心底再次涌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广大受灾群众来说,住进新房才是新生活开始的关键,我们现在首要任务就是加紧建设安置房。”范武德介绍,安置房预计今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建设,明年9月有望全部入住。

    这是一次科学规划的重建,灾害治理和预防成为各项建设考虑的重点——

    因其独特的地质特点,舟曲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历经多次灾难的舟曲人,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对生命的理解悄然发生了变化,尊重自然、珍视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如何避免“毁了建、建了毁”,成为灾后重建的首要考量。

    “在重建中能否有效治理与预防地质灾害,既直接关系到重建成果,也直接关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灾害治理和预防成为舟曲重建投资和建设的重点。”甘肃舟曲灾后重建前方协调指导小组组长、省长助理夏红民说。

    灾后重建中,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和白龙江舟曲段治理等灾害治理与预防的投资,占到总投资额四分之一强。

    对地质灾害既有效防治,又科学避让。舟曲灾后重建采取了减载人口、分流安置、三地重建的模式。总计4100户重建户将分别集中安置在舟曲县老城区、峰迭新区和兰州新区。老城区人口承载量将减少2.3万人,三眼峪、罗家峪重新留出了排洪、泄流的地理空间。

    69岁的虎战勇老人家的5层小楼,是泥石流灾害中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然而,这栋2008年汶川地震后开始修建、泥石流发生前的两个月才刚刚建成的新房,因位置不符合住房安全规划要求,将被拆除。

    “很多家庭人和房子都没了,我们人都在,我觉得很幸运。”虎战勇期望新一轮重建后,自己和家人将会住上比现在自家房子更好、更安全的房子。

    考虑到地形狭窄、空间狭小等特点,舟曲重建还采取了以国家统建为主的模式,新的安置区建设体现城乡一体化理念,将实现安置户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一步城镇化”。

    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序进行,希望像撒播在雨后焦土的种子悄然萌动。

    “看看,我们小孙女会笑了。”66岁的杨朝梅老人,看着苗苗粉嫩的小脸和浅浅的微笑,高兴得像吃了蜜一样。再过几天,小苗苗就快两个月了。

    “我们家的树上又发了一棵新苗子,感觉活着又有精神了。”一旁的爷爷张金生一脸掩饰不住的喜悦。

    张金生和杨朝梅老人是北街村人。泥石流发生前,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但在8月8日那个可怕的晚上,这个家的“天塌了”,大人上山边的地里浇水,8个孩子留在家里,泥石流突然来了,房子没了,孩子也没了。

    “孩子没了,活着还有什么希望。”尽管有政府的帮助、社会的关心,这个破碎了的家,很长时间,还是没有一点生机,只有一声接一声的叹息。

    灾后不久,三儿媳突然发现已怀上身孕,这给这个破碎的家带来重生的希望。今年6月,苗苗在全家人的期待中来到人间。接着,二儿媳妇也有喜了,算日子,今年9月将会生产。

    “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杨朝梅老人看到了希望。

    历经灾难的舟曲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顽强地在废墟上站立起来。他们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也重建起新的生活,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旗帜飘扬 精神不屈——处处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处处有党员的身影,党旗凝聚起舟曲重建的力量

    这几天,月圆村党支部书记何新朝十分忙碌,他正带领村民筹备运输服务公司的开业。

    曾经美丽的月圆村是这场灾害的重灾区,整个村子被夷为平地,全村100余户人家几乎全被泥石流吞没。何新朝虽然幸存下来,但他却永远失去了9位亲人。

    在巨大打击面前,何新朝没有被击垮,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必须要站起来。”灾难发生后5个月,何新朝被任命为月圆村党支部书记。

    很快,何新朝把自己的工厂恢复起来,随后又创办了月圆实业公司,把村里的幸存者组织起来一起创业。现在,实业公司下面已经拥有采砂场和建筑装饰公司两家企业,村民的生计问题得到了解决。

    “当时遭了那么大的难,真觉得这个村子毁了。后来,何支书想各种办法拉着我们好好活下去,领着我们往前奔。现在只要一见到他,大家就觉得心里踏实。”在采砂场干活的月圆村村民杨义民说。

    在风雨中屹立,在困境中奋起。

    这是基层党组织的力量,这是党员干部的风采。

    舟曲人民永远铭记——灾难发生时,一名名共产党员舍生忘死,第一时间冲到抢险救灾第一线,他们无私无畏,用强有力的臂膀支撑起不屈的意志。

    舟曲人民不曾忘记——灾难发生后,各级党组织奋力争先,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伤痛,重建家园,用挺立的脊梁托起希望之舟。

    千辛万苦搞重建,凝心聚力建家园。

    一年间,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统一领导,合理部署力量,科学制定方案,发挥出强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在恢复重建中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年间,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成为恢复重建的生力军、灾区群众的主心骨。他们弘扬先人后己精神,深入一线,加强恢复重建的组织指挥,带领群众奔向美好明天。

    恢复重建,牵涉群众利益,关系百姓民生,共产党员就是要作表率。

    今年3月9日,城关镇瓦厂村党支部书记孙六龙自家住房被列入拆迁范围。看着刚刚盖好的新房子,孙六龙顶住家人的压力,于第一时间赶到城关镇政府拆迁安置办公室。“我是瓦厂村党支部书记,我来签订瓦厂村第一份拆迁协议。”话音刚落,孙六龙就在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表率的力量是无穷的。

    同样在城关镇,西街村党支部书记房景涛力排家族众议,带头进行坟墓迁移,推动了全村墓穴迁移工作的顺利完成;北关村卸任党支部书记惠增林在灾害中失去5名亲人,但他强忍悲痛,协助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发挥了一名老党员的余热。

    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名干部都是一个标杆。

    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将党员和群众凝聚在一起,这种生死不泯、荣辱与共的情谊在抢险救灾中彰显,更在灾后重建中不断延伸。

    恢复重建、点多面广、事无巨细,面对考验,共产党员就是要有所作为。

    舟曲县城地狭人稠,拆迁是恢复重建中的重点和难点。舟曲县重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委副书记杨学锋,凭着对舟曲实际情况的了解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带领工作人员白天坚守在烈日曝晒、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夜晚深入群众家中讲解政策,做拆迁动员工作。

    期间,几户村民连续几天向杨学锋提出不合理要求,且出言不逊。杨学锋总是不急不躁,摆事实、讲道理,用热情化解怨气,用真诚化解矛盾。村民最终被杨学锋的真情实意感动,主动配合拆迁工作。

    峰迭新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为确保新区灾后重建如期开工,峰迭乡党委书记孙军林带领工作小组到瓜咱坝征地。他总是亲自协调解决征地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工作小组的党员干部也常常为了调处一个个矛盾而工作到凌晨。

    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大规模的征地拆迁仅用12天就全部完成,在瓜咱坝永久性征地680亩,为新区建设赢得了难得的时间和空间。

    孙军林深有开感触地说:“这是党群关系密切融洽的生动诠释,也是基层党组织、党员与广大群众血脉相系的一个缩影。只要干部有作为,群众就会支持。”

    恢复重建,是对共产党人党性和战斗力的最直接检验,是先进和优秀的试金石,共产党员就是要做科学发展的带头人。

    针对重灾乡镇广大受灾群众通过干事创业谋求脱贫致富的实际需求,舟曲县各级党组织密切配合,围绕灾后重建,开展劳务输转、农林科技下乡等活动,着力搭建贫困党员创业平台,提升受灾群众科技致富能力。

    一些乡镇党委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为目标,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土特产加工、生猪养殖,努力把科技知识送到受灾群众身边。

    舟曲是劳务输出大县。为完成今年全县组织1.2万人的劳动输出目标,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培训班,培训以建筑、缝纫、餐饮、家政、电脑操作等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1400多人接受了培训。

    参训人员姚贵朝说:“以前我们不敢出去,是害怕没有技术找不到工作,现在我们经过正规培训,带着技术出去,就不担心了。”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舟曲县有组织的外出务工人数与往年同期相比有了较大增长,劳务经济的规模空前扩大,劳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各村级组织通过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经济,正在实现农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硬起来”的致富目标。

    恢复重建,是各级党组织创先争优的主战场,共产党员就是要在重建家园中争先进、创优秀。

    重灾区城关镇启动灾后重建征地拆迁工作后,一张粉红色的爱心卡随着城关镇党员干部足迹,几乎传遍了县城附近的所有村庄。

    这是城关镇党委、政府为了及时准确掌握受灾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真实意愿,在全镇开展的以“搞重建、求发展、知感恩、促和谐”为主题的创先争优爱心卡结对活动。

    这项活动按照正科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0户、副科级党员干部联系7户、一般党员干部联系5户、村干部联系3户重灾户的要求,城关镇党委、政府的74位党员干部与399户受灾严重的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

    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询问、听取农户意见和建议时,都会在爱心卡上作详细记录,并反馈给相关党委、政府。一张小小的爱心卡,成为党委、政府联系受灾村群众的桥梁、密切干群关系的纽带,也成为一张反映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其为善解人意的“民生卡”。

    “激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加快灾后重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推进灾后重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范武德说。

    (参与采写记者:谭飞 张宗堂 张晓松 赵超 朱国亮 王艳明 宋常青)

    新华社甘肃舟曲8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08日 07 版

以科学发展理念重建舟曲
巍巍宝塔见证铮铮誓言
深圳大运会火炬启动城市传递
商丘“街净哥”原是城管副局长
书写“藏乡江南”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