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大学生……”这是中国大运会代表团一名集体项目运动员对队友的称呼。
因为组队过于仓促,磨合时间太短,这支队伍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作为主力队员,眼见队伍受挫,难免对实力不济的“他们大学生”心生不满。
尽管人数越来越少,但中国大运会代表团确实有这样一群运动员大学生,他们拥有真实的大学学籍,只是因为常年在国家队集训及征战各项赛事,真正待在校园里的时间并不多,和普通大学生同吃同住并一同学习的时光几乎没有。
在他们眼里,大运会和世锦赛、亚运会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大运会的“大”字无非让队伍里多了些拖后腿的“他们大学生”。
“他们大学生”显然也很想在赛场上叱咤风云,即便是在一些连中国国字号队伍都不占优势的项目上,仍渴望有所斩获。但如果不能,“他们大学生”也不会太过失望,毕竟能够来到大运赛场这件以前不太敢想的事情,足以让他们兴奋异常。能身穿印有“中国”字样的队服,和国字号运动员成为队友,并与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比赛、交流,难怪不少“他们大学生”即便首轮出局,照样感到不虚此行。
就算是中国国家队堪称世界霸主的优势项目,“他们大学生”也未见得能传承荣誉。像美国篮球那样无论在任何赛事上都能风光无限,对“他们大学生”来说显然太过苛求。对于拥有高水平大学生联赛,且已成为重要体育人才输送渠道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他们的大运代表队能与国家队在水平上保持高度延续性,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他们大学生”的联赛土壤还过于贫瘠。即便是有些年头的足篮排三大球大学生联赛,也因为更像是精英级的特招生联赛,其联赛文化也很难在大学校园里自然地生根发芽。
好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对学校体育的重新认知以及对体育之教育属性的重视,已是大势所趋。“他们大学生”能够来到大运会的赛场上,本身就是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一种进步,也是“还大运会于大学生”的实在举措。而类似胡凯、曾令旭、刘子秋等一批高校“出产”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抢眼表现,更让人清晰地看到在欧美国家运转顺畅的高水平竞技人才成长通道,在中国大学校园里同样可以复制。
诚然,以培养体育精英为目标的举国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高校体育与中国竞技体育成为两条平行线。但随着举国体制的松动和高校体育的发展,两条平行线也开始倾斜,并有了相交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高校体育必须承担其原本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大学生”来参加他们的运动会,成绩单看上去似乎不够美,但这又何尝不是中国学校体育腾飞的开始?
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