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随意翻读

灶上没胡吃 灶下常乱想

王思维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6日   10 版)

    与他人不同,北京大学副教授、诗人胡续冬在国外访学、任教期间,除开阔了学术视野外,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和夫人的味觉。

    他们对食物的探索,从国外的巴西巴西利亚大学延续到了国内的北大校园。一间3平方米多的厨房,加上各种厨具和食物香料,便让这一对被体内味觉控制的“大龄儿童夫妇”整日欢天喜地。不仅欢快地吃,他们还写下了两本美食对话的书——《胡吃乱想》与《灶下书》,试图表达现代社会中美食的知遇之情。

    在书里,他们谈吃谈得细致入微却又不拘泥于味觉上的快感。他们为了灶上的吃食,常常发扬哥伦布寻找新大陆的精神追根溯源,探索美食的来龙去脉地理分布,并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网络和图书的汪洋大海里迷失了。不过,最后他们总会开心地发现许多和自己的题目相差甚远但很有趣的新知识。而细心的人也会留意到,他们为“吃”而写出来的文字,经常与“吃”并没有特别密切的关联,反倒成了胡续冬所形容的“心智与味觉的伟大对话”。

    他们各自在记录着自己对吃的体验,其实更是在记录着自己与现实有关的思考。

    千万不要被看似调侃的书名所迷惑,以为这是胡扯的书。胡续冬将《胡吃乱想》一书,分为“胡吃”和“乱想”两部分。其实,稍一阅读便会发现,作者更多的时候是在“乱想”。单是看书中文章的篇名,就会被作者庞杂的社会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所震撼。从肉案西施到“料理鼠王”、从铁路便当到薯片小说,更有极具实用价值的川菜馆子、贵州菜馆检验大法和“北四环外华语行乞金曲排行榜”一类创意小文。细品书中的文章,多是吃中有想、想中有吃的。吃的只是食物,想的则多关乎现实。书里有篇文章叫《西方不饿》,说的就是夫妇二人受到某东方学校的启发,陷入了为出国深造的学子创办“西方不饿”厨艺学堂从而发家致富的幻想之中,甚至设计出一套培训方案。

    在整本书中,作者像小说中的流浪汉一样游走于世界地图之上,拿出扛着小铁锹挖荠菜的精神带领读者挖出这平凡世界不为人所注意到的那些细微之处,“快意于自己细小而伟大的生活”。无论是在家乡重庆,还是在现在的居住地北京、或长或短停留过的巴西、美国及台湾,无论是美食还是美女,总能引起作者的极大兴趣,小区里的邮差、家附近的“夫妻店”小馆子、宝岛台湾的“活雷锋”、网络“黑丝偷菜御姐”甚至怪异的“面孔失认症”、“面孔熟悉症”都成了作者津津乐道的话题。有趣之余也有感动,比如《花莲西瓜》里谈到作者在台湾执教期间火车上邂逅的一位阿妈,年近七旬的她背着一大堆行李(里面全是儿孙喜爱吃的蔬菜、西瓜、零食之类的东西)去中坜看望自己的儿孙。热心的阿妈与作者分享自己包里的地瓜酥和冬瓜茶,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被阿妈所感动的作者下车后帮阿妈搬行李送阿妈到公交车站,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挥别阿妈跳上自己的那辆公交车之后,“车开动的瞬间,我突然很想我的妈妈。就好像我吃到了花莲阿妈的西瓜一样。”

    相比“乱想”甚于“胡吃”的《胡吃乱想》,《灶下书》则更像一本厨房料理实用技能百科全书,从厨具的使用到如何把各种食物烹调出最佳味道,阿子像变魔术一样将这些通常在烹饪书里枯燥无聊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极富人情味。在《汤圆记》里,阿子细细讲述了汤圆的制作过程,又讲到与汤圆前身有关的上元节习俗、自己家乡的汤圆,童年的回忆夹着浓浓的乡愁弥漫其间。看到油菜花开之前抽薹,她会“想到阴湿寒冷的南方冬日里,地里的油菜、白菜等蔬菜,都好像一个母亲怀胎一般努力地生长着,就觉得十分感动。”只有对食物极为热爱和专注的人才会写出这样饱含深情的文章,在阿子的笔下,连锅铲和铁勺都蒙上一层童话般的色彩,变成了极为温馨和有爱的事物。

    这种对食物的热爱和专注是《灶下书》最为迷人之处。作者如庖丁解牛一般仔细研究食物的分类、不同种类的食物的食用方法、烹饪技巧。甚至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对同一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作者都研究得极为细致。在一篇叫做《汤饼和面条还有意大利面》的文章中,作者就从中国人和意大利人谁先发明面条这一争论许久的问题出发,探究了意大利面、中国的面条和古代的汤饼(也就是面条的前身)。同样精细的还有书中随处可见的对电影、文学、饮食节目特别是涉及食物的古书的引用,比如《齐民要术》里关于“脆”的说法、《红楼梦》里的“猪油蒙了心”等等。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是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的人群,被汽车尾气、甲醛、粉尘熏得失去了味觉。倒不是说这些人真像医学上所说的那样品尝不出酸甜苦辣,而是人们失去了品味和享受食物的乐趣,只知道填饱肚子这项基本生理需求了。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只要地理位置不是太过偏僻难寻,一到吃饭时间大大小小的饭店甚至于售卖盒饭的便利店都塞满了人。乍看之下,会被国人对美食的高涨热情所感动,但仔细一想,这些人真的都在认真享受眼前的食物吗?又有多少人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后,还有心力淘米洗菜,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与家人一起分享食之乐呢?

    “厨艺是一种以不拘的形式在食材里离析出知遇之情的人与自然的交流,好的美食文更能离析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时间的多重知遇。”胡续冬写道。只是我们吃的都是太容易得到的速成食品,慢慢地就会失去这种与人、自然和时间的知遇。这两本“胡吃乱想”的书,或许可以帮我们唤回那些被我们忽视和冷落的知遇之情。

伦敦骚乱 书店安然
灶上没胡吃 灶下常乱想
并不耀眼的美国梦
杨宪益:在癫狂中安宁
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寻找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