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1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冰点时评

从“动车记者”看微博公共理性

李晓亮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19日   02 版)

    在新浪微博搜索“动车记者”,会发现有262523条微博(截至8月17日凌晨)。有三个以此为词根的微博账号,按粉丝数由多至少分别为“动车记者柴静”、“柴静动车记者”、“动车记者加油”,其中第一个账号有过两万的粉丝。这里有必要简短介绍一下相关背景,这里的“动车”是指“7·23”甬温线动车事故,顾名思义这ID的字面意思就很明白了 。而之所以有“柴静”,是因为当时这个“动车记者”假借的正是央视名记柴静的名字。

    因为之前柴静没有实名认证的微博,所以此ID一度被不少人认定为柴静。直到有人和她联系后,证伪了这一点。但这个辟谣消息的传播效力,似乎远不如“动车记者”那些文图视频的传播率。所以,这个账号仍然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柴静在新节目开播后,于博客上就此重点答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在国内任何网站开微博,没有以‘动车记者’的身份注册过,也不会写那么悲情的话。记者这个工种,干什么活之前不必宣扬,更不会挟以自重。大家的关切与期望我是知道的,但不用相信这类的话。《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曾说过,大时代中的中国记者,下笔切忌嬉笑怒骂,要出自公心与诚意。所以,我们做这个工作,报道事情不论大小,不求轰动,但愿事事能践行这一条,才算是配得上自己期望的世界。”

    谦逊内敛公允持平不卑不亢,这才是大家熟悉的柴姑娘的风格。

    这就是最需厘清的一点,在微博上抑或现实中,哪怕不是为了干坏事谋私利,只是出于推动公共进程的公心,而采取了冒名之类作伪、取巧等不光彩手段,这样的行为是否应该得到宽容和谅解?

    如若置换一下语境,放在行政、司法等公权领域,此问题就会一目了然。特别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味为了结果正义而罔顾实现过程中的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最终可能不但没能实现结果正义,反而让看似公正的初衷扭曲畸变。微博是个自由的意见市场,只要有价值的信息,就一定会得到传播。如果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假冒柴静之名,顶着她的光环,不但没有任何成就感可言,看着那被骗来的数万粉丝,更应羞愧无地自容才对。

    网络意见表达,实际上已经影响着公共决策。在微博上,不仅有无数不知名的网民,还有大量实名认证的学者、媒体人、律师、企业家甚至政府官员,大家在这同一空间里展开对话。当然,这个前提是大家都以诚为本,真实诚信才是对话沟通的起点。

    不要躲在那个故作悲情、神秘的“动车记者”ID后面,大大方方走出来,才能真正迈出第一步。否则,或只会被那些虽备受争议、引人反感却“自带干粮”的“辟谣联盟”成员追杀。只要微博用户始终坚守理性、客观、温和的立场,不偏不倚,一切以客观公正、力求真相为皈依,微博就能在促进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追求事实,捍卫真相,应是基本的价值取向。而挂靠“柴静”的“动车记者”显然不在此列。

从此不再增选院士
饶毅身上最可贵的是批判精神
从“动车记者”看微博公共理性
“吹瓶”小男孩的宿命
执不执行限购令是块试金石
燕窝背后的迷信、欺诈与交易
给充满诚意的杭州公车改革鼓掌
两个美国人背后的经济攻略
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