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文住在深山里。他家屋里,吊着一支节能灯。他在炕边眯着笑眼说:“家里的煤油灯,早就不知扔到哪儿去了!”
今年61岁的赵汉文,是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蘑菇峪乡孙杖子村人,以前,因为山高路远住户少,不具备架线条件,他和弟弟等3户人家成了长年的无电户。5年前,他家第一次点上电灯,告别了煤油灯时代。
“以前每到傍晚,看到山下人家的电灯,真是羡慕啊。”朴实的赵汉文缓缓地说,每次赶集,看到各式各样的电器,他都不敢问。有电那晚,他和57岁的老伴“半宿没睡好”,看着吊在房梁上的电灯,屋里一片光亮,“感觉就像白天一样,心里也畅快多啦!”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户户通电”工程。承德供电公司总经理刘晓辉介绍说,当年6月开始,公司筹措资金2248万元,立即开工,并许下诺言,“一定要让2288户无电户早日通上电”。
3个月后,赵汉文家的电灯亮了。
重走“架线路”
8月27日,在闷热的天气中,兴隆县供电公司的几名员工又走在了当年的架线路上。他们与公司经理刘玉祥一起来看望老赵一家,还带了3台电磁炉。
其实,去赵汉文家是件“苦差事”,这一点,架线的师傅最有体会。记者跟随他们,走上了这条崎岖的羊肠小道。
10点15分,记者一行从山脚出发。抬头望去,山挨着山,峭壁林立。脚下,是数不尽的大小石子,不时会把脚掌硌得生疼。还没走四分之一路程,几个人就开始上气不接下气。不到半个小时,大家的前胸后背都湿透了。越往上走路越陡,快12点了,才到达山顶两根电杆下。几名师傅一边擦汗一边说:“这比当时架线那会儿轻松多啦!”
山顶的电线杆上布满了坑坑洼洼,还有一条条“伤疤”。这是当年电线杆从山下运到山上留下的痕迹。刘玉祥说,这是当时十几个人手拉肩扛,一点点儿拽上来的。遇到坡陡的地方,他们只能跪下来一步步往上蹭。在毒辣辣的太阳下,他们花了一个多月才把活儿干完。
就这样,他们把赵家世世代代没电用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享受”有电的生活
刚到山顶,就看到赵汉文和老伴儿早早等在那儿了。看见电力公司的师傅,他们就像见到亲人一样,赶紧上前拉住手,把他们迎进了小院。老赵指着不远处的碾子和磨盘说:“这都没用了,现在我有电磨啦!”他又领着大家进到卧室里,打开电视和电风扇,兴奋地告诉刘玉祥经理。
说起没电的日子,老赵记忆犹新。他说,煤油灯使不起,每次下山买蜡烛,“一次买两大包,够使上一阵”。不过,因为下山一趟不容易,蜡烛也得省着用,所以,一家人没几分钟就吃完晚饭,赶紧把蜡烛一掐,上炕睡觉。
现在,到了晚上,一拉开关,就是一片光明。吃饭可以细嚼慢咽,成了一种“享受”。
赵家养了一头骡子。原来,家里要碾玉米谷子,骡子驮上粮食,得翻过好几道梁,来回走上20多里。现在家里买了电动粉碎机,电闸一合,再多的粮食,没几袋烟的工夫也能加工好。赵汉文的弟媳王丽娟感触特别深,有了电饭锅、电冰柜,做饭再也不冒烟了,也可以吃上新鲜菜了。
王丽娟觉得,现在,他们跟山下人过的日子没啥两样了。
“现在社会好”
没电的生活很苦,老赵说,没人愿意嫁进这深山沟里,他的儿子被“招”到邻县当了上门女婿。儿子“嫁”出去后,就很少回来了。女儿也嫁到有电的地方去了。
有电的生活比过去好过了。去年,赵汉文兄弟俩把各自的丈母娘接过来。老人上不了高山,哥俩就一步步地把她们从山下背上来。
86岁的赵家老母亲,做梦也没想到,在这深山沟里住了一辈子,有生之年居然还能过上有电的生活。老人家如今行动已不方便,长年在炕上待着,但她仍然认真地凝视着供电师傅,举起不时哆嗦的左手,不住地握着他们的手说:“现在社会好!感谢共产党!”
要分别了,王丽娟随手从园子里摘了一盆沙果,硬是塞给了大家,她动情地说:“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这亮堂的日子。”
说到这,供电公司的陈国华师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赵家每年的电费,“多说也就五六百元”。而为了把电送进他家,公司花的钱“30万元都挡不住”。
“我们没有算经济账。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承德供电公司总经理刘晓辉说,“这是我们对百姓的承诺。”
因为这个承诺,承德又多了2288盏灯,点亮了深山和草原。
本报承德8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