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甘肃会宁县中部的甘沟驿镇。几天的秋雨使得乡村的道路甚是泥泞,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甘沟镇代办点,撑着雨伞前来办理贷款或续贷手续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
21岁的和晓晶认真地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表格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看到大学第一学期6500元的学费便有了着落,眼泪扑簌簌地从她的脸庞滑落。
她可以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眼下,她还无力改变家庭的困境。自从母亲被确诊为双肾衰竭以来,这个家庭的债务便一直在增加,已举债30多万元。
她知道,如果不是这笔国家助学贷款,她可能就永远无法圆自己的大学梦了。今年,她被兰州城市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
会宁,既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著名的高考状元县,目前仍有15.37万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不足1250元。近10来年的每年8月,那些要供孩子上学的家庭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
变化始于2007年8月。这一年,国家在这里启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试点工作。此后,整个会宁“六月紧张,七月高兴,八月忧愁”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据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曹克俊介绍说,这项政策实施5年间(2007年~2011年),全县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人数达19244人,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贷款总金额达1.94亿元。
吃上了“定心丸”
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的郑群群,现在是会师镇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自上大学以来,每年暑假她都会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主动跑到县资助中心义务帮忙。
郑群群是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第一批受益者。
2006年,她拿着贫困生证明从绿色通道走进大学校门。在四处求助无果的情况下,她申请了1万元的一年期商业贷款,然后是漫长的等待,“心里很困惑、很自卑”。
从2007年家乡试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以来,郑群群连续三年的大学学费都是靠这项政策贷款支撑的。“心灵上的阴影慢慢地淡化了。”她说。
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和郑群群一样,靠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从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这项国策已经成为地方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模式。2006年甘肃全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额仅有1.28亿元,2010年已迅速增长为11.91亿元。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文华发现,国家助学政策让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帮助他们找回了自尊,找回了自信,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
在甘沟驿乡五十里铺村南社一间挂满旧照片的厅房里,19岁的康雷正在和父母一起收拾行装。这个中国地质大学的大一新生,用还夹杂着会宁口音的普通话说:“千金难买少年贫。贫困并不可怕,我要靠自己改变我们家庭的面貌。”
如果不是国家助学政策为他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很可能他会和从前的许多会宁学子一样,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报考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而不能远走高飞,去大胆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
像珍惜生命一样维护信用记录
每一个到会宁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贷款手续的大学生,都要在“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维护自己的信用记录”这行醒目的文字下,签订合同协议。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早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是不少贫困大学生的心愿和行动。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一名家住会宁县城北关的学生,暑假期间便主动找到县学生资助中心询问提前还款的事情。因为她家经济情况出现了好转:原先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父亲,开起了出租车,收入增加了。她一毕业便在宁夏一家水电站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我想在自己已经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尽快把贷款还掉。”她说。
还有家长主动打电话表示,“我们就是节衣缩食,也要尽量压短还款周期,替国家减轻负担。”
截至2010年8月10日,会宁全县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应付利息学生2292人,按时还息的人数为2182人,还息率为95.57%,并有1180人申请了提前还款。
最好的三农政策
国家助学政策全面铺开之后,亦收到了意料之外的多重效应。
“以前,地方政府把八九两个月称为可怕的‘金融失血’。”甘肃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周亚夫指出:“农村家庭将本来用于供孩子上学的钱用于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大大稳定了当地的生产和消费,提高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是最好的惠民政策,最好的三农政策。”
在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客户三处邓云波处长看来,“这项政策性贷款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县域经济成本低的融资渠道,相当于增加了资金供应量,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新机制下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同样受到高校的欢迎。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主任陈波介绍:“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启动以后,大大减轻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压力,过去一个字——‘累’,真的很辛苦;光贷款合同就要一式四份的填写。而现在只需要按照计算机上的一个数据表,填写一个回执单就可以了。”
还有高校透露,此举大大减轻了高校追缴贷款的压力。过去,有些高校为了保证还款率,不得已扣发毕业生的毕业证书,造成学生与学校的矛盾突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老师说,“这种现象已经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一次也没有再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