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9月03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2011笹川杯·感知日本”有奖征文大赛作品选登(9)

从日本教育说开去

北京 孙默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03日   04 版)

    作为一名教师,我看一个国家首先看的是它的教育制度。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骇人听闻的里氏9.0级强震,给这个岛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震后的日本人所表现出来的镇定、有序、互帮互助的态度,在一片凝重的悲伤之余,倒是令每一个像我这样的外国人感到讶异。那一幅幅表现出镇静自若、井然有序状态的灾后照片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穷且益坚的民族力量,这正是当代教育所探讨的命题。

    教育的根本是对人性的修养。日本的教育制度和中国一样,是6、3、3、4的格局,其中前两项为义务教育阶段。早在1920年,日本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就达到了99%,其中6~12岁的小学阶段教育尤其值得称道。儿童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尤其应该注重对道德、观念、能力的培养。我们通常在孩童阶段学习明辨是非、读写记忆。就像人的初恋一样,对事物最初的印象,往往决定了成年后的心之所向。

    记得高中时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深感其语言的明快、温暖。在浅显的叙述中,透出老师对一班问题学生的浓浓爱意。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技能。书中的校长对每一个饱受家庭贫困困扰的学生施以援手,即便学校本不富裕,却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创意地吃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这些学生成人后,这些积攒起来的爱就能倾泻而出。

    然而,日本人也吃过应试教育的亏,曾对教育抱有一些偏执。他们认为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学术上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统一授课和训练学来的。所以,义务教育阶段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很不适应个体学生的差异。因而近年来,在提出50年内要出3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豪言壮语之后,日本大力改革了教育制度上的弊病,将科研大规模引进教学,设立专项实验基金,政府对特殊学生的“想法”一路开绿灯,第一个10年就突破性地出现了3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让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为什么日本人能“说到做到”呢?在于他们对集体意识的终身教育。日本的学校是不配备校工的,我们平时校园里需要的清扫、送饭等工作,完全由各班级学生共同承担。我的一个教育界的朋友从日本接受培训回来后曾对我大发感慨:“日本的小孩子真是惹不起呀!”起因是他们被安排参观小学校园,并和学生们一起吃营养餐。配餐由几个穿戴好卫生服的日本小学生发放,大家都顺序等待,吃完了再等着他们收拾。其间,我的朋友没有把饭吃完,还把未开封的牛奶扔到了准备收走的餐盘里,结果日本小学生就站在他身边,恳求他把饭和牛奶都“消灭干净”后,这才收走了餐具。而且,他们还把牛奶的包装纸盒压瘪放进专用托盘里,再由其他小学生送到食堂等候回收。在日本的小学教育里,完成“吃饭”这件事完全是一根链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确保环环相扣,每个位子都交接顺利,才能填饱肚子。

    这不禁让人惊叹,日本对于集体的合作意识以及责任心的培养,真是细致入微啊!除此以外,大多数的学校还无论年级高低,都设置“两人三脚”等这样考验协作能力的比赛,力求督促学生在方方面面勿忘团结一致。所以,在发生了地震等灾难的时候,才能万众一心。这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互帮互助,更是在精神层面早已有之的信念——我们和整个国家在一起!唯有精神具备凝聚力,大家才能突破地域的限制,同心协力,创造出无尽的可能。

    在东日本大地震之后,日本人展示给世界的态度是客观而明确的:我们不会被灾难打倒,不怕暂时的资源短缺;与其流泪,不如相信国家和同伴会和自己携起手来,一同重建家园。这早已蕴藏在日本的教育理念中,一代代被教导和传承下来。我国当代教育应该以此为借鉴,针对充斥校园的“90后现象”、“非主流文化”,值得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主办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

    日本科学协会

    人民中国杂志社

    后援单位: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中国日本友好协会

    日本驻华使馆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特别赞助:

    日本财团

    赞助:

    全日空航空公司

    征文须知

    征文时间

    征文从即日起至2011年10月31日止(以当地邮戳等有效日期为准)。 

    中国青年报社负责征集中文作品,人民中国杂志社负责征集日文作品。 

    征文主题 

    (1)“日本,我想对你说”

    (2)“由日本大地震所想到的” 

    两者任选其一。文章标题可自拟。请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忌空泛议论。 

    获奖公布

    本次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4名。

    从2011年6月起至11月,《中国青年报》将陆续刊登18篇获奖文章(即从6月起至11月每个月评选出3篇文章见报,请注意及时投稿)。 

    待征文活动全部结束,由定评委从18篇获奖文章作者中遴选出6名一等奖获得者、12名二等奖获得者。然后,再从未见报征文作者中评选出24名三等奖获得者。最终评审结果将于2011年12月在《中国青年报》国际版上公布。 

    征文奖励 

    所有获奖者均将获得由主办单位颁发的获奖证书。其中,6名一等奖获得者将被邀请于2012年2月访问日本;12名二等奖获得者每人获奖金2000元人民币;24名三等奖获得者,每人获奖金500元人民币。

    征文对象 

    16周岁~45周岁的中国公民。 

    征文要求 

    (1)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使用中文,字数限2000字以内。 

    (2)请参赛者务必附上个人基本资料(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业,以及有效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如有电子邮箱,也请提供)。 

    征文邮寄

    (1)征文请寄: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社国际部;邮政编码:100702。(请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注明“征文”字样) 

    (2)征文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guojibu08@sina.com(在邮件主题一栏,请注明“征文”字样)。 

    网上查询 

    有关征文事项可登录“校媒网”网站(www.xiaomei.cc)进行查询。

    征文声明

    ①参加本年度活动者只能有一次获奖机会。

    ②参加过其他征文活动并获奖的作品不能参评。

    ③获奖作品的版权归本次活动主办方所有。

    ④获奖作品不能参加其他同类征文活动。

    ⑤应征作品一律不予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⑥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青年报社。

一次会议解决不了利比亚战后重建的所有问题
俄美石油巨头牵手抢占北极开发先机
BCG报告称2015年中国消费贷款余额将达21万亿元
日本将举办“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特别策划展
“9·11”十周年展将于3日正式开幕
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50周年
从日本教育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