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有一种奇迹叫做麦克·格雷迪,有一种无私叫做史蒂夫·纳什,有一种刻苦叫做科比·布莱恩特。”陕西省吴起县白豹镇许岔村青年张荣,像他最崇拜的美国湖人队篮球巨星科比凭借刻苦而成功一样,这个毕业于陕西延安中学的18岁男孩,今年夏天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成为村里多年来第一个考上一类本科大学的高中生。
张荣的父亲张生有1980年毕业于吴起县一中,1988年2月开始在吴起县白豹乡(该乡2002年与原楼坊坪乡合并为“白豹镇”)许岔村的民办小学执教。当了20年民办代课教师的他于2008年2月下岗。下岗之初,张生有多少还是有些怨言的,真正让他笑逐颜开的,是儿子这个夏天在许岔村教育史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6月25日,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张生有在白豹镇镇政府开会,接到儿子报告分数的电话,他几乎当场跳起来了。张生有用一个塑料袋装着儿子从小到大的全部获奖证书,他愿意展示给客人看,因为“儿子本次高考以622分的成绩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这证明我这20多年的代课教师没白当。”
听说张荣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住在吴起县城的堂姐特意将他接到自己家里,让他给暑期结束后上初二的儿子补习功课,重点补习语文、数学和英语,因为张荣高考这三科的成绩分别是126分、140分和123分。
出生于1993年11月的张荣,小学教育就在父亲执教的民办小学完成。张生有当年来村里的民办小学执教没几天,学校里仅有的一孔土窑教室就“裂纹纵横”,他只能“找村领导跑前跑后向村民租下房子”、“带着十几名小孩背着课桌、扛着凳子搬到一个敞口牛圈上课”。
随后,张生有利用早晚自习时间将自家的粮食窑打深,里面的半边储存粮食,外面的半边拿出来给学生上课,最后才“为孩子们箍了4孔窑洞做教室”。张荣在父亲的眼皮底下上小学,小学一年级却“几乎每天都逃学”,二年级以后才开始认真起来。“小学时很少去吴起县城。”只有新学期开学前,张荣才有机会跟着父亲去县城领取新学期的教科书。“那时特别喜欢吃炒面”,但只有去县城领教科书时,父亲才会在吴起县旧体育场门口的炒面馆给张荣买“三四块钱一份”的炒面打打牙祭。
2005年考入吴起县二中,张荣赶上了县里的“两免一补”义务教育,除了免除学杂费外,每月30元的生活补贴每隔两个月都会自动打到他的饭卡上。如今,吴起县已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全覆盖的15年免费义务教育。
张荣还记得,2005年9月来吴起二中报名的第一个晚上,他站在教学楼五楼第一次看到霓虹灯。初中三年的班主任梁老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女教师,她让张荣开始考虑“怎样能考上一所好高中”,逐渐有意识地“多想想未来”。初三时,学校规定每晚9点40分下晚自习,但张荣“学得特别疯”,学校不让晚自习后“开夜车”,他就打着3节电池的小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
2007年开始,家境好转,父亲在白豹镇镇上买下一幢三层小楼,将第二层留作自住,一楼和三楼出租,在一楼开了一个小饭馆。一年后开始上初三,9次月考的前30名都会被县上奖励,张荣总是从1000多名初三学生中脱颖而出,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次次挣得奖学金。
2008年,镇上一名高中毕业生考上一所一类本科大学,这成为镇里的新闻,父母的羡慕让张荣暗暗下定了考上好大学的决心。而邻村贫寒家庭出身的郭兆奇考上陕北名校西北大学后,成功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并完成5年硕博连读,后又远渡日本留学,这成为全镇教育界最励志的新闻,自然也鼓舞了张荣和他的同龄人。
2008年夏天,张荣以604分(总分70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全陕北最好的高中延安中学。张荣清楚地记得,去延安中学参加分班考试那天正好是北京奥运会开幕日。像在吴起二中上初中一样,张荣凭借过硬的成绩分到了延安中学的实验班,三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数年前的升学理想——这让下岗在家的父亲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张荣在校期间还与其他5位同学组建了一支名为“DDP”的篮球队。
8月上旬的一个上午,趁着补课间隙,张荣从吴起县城的堂姐家赶到白豹镇王湾村村民王东邦家,因为王家来了毕业于西安交大计算机系和北大哲学系的外地客人,他们正与王家刚考上“三本”大学的二女儿展望和分享大学生活。张荣腼腆地问开学后是否可以从计算机专业换到更感兴趣的工商管理专业。正午将至,穿着白球鞋、卡通图案体恤和牛仔裤的张荣匆匆赶回吴起县城去补课了。等待着他的,还有更多更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