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9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听电话

安黎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06日   11 版)

    我喜欢听别人打电话,不过,这个小癖好只在行进中的地铁车厢中发作。

    那天,旁边的男孩对着手机说:“交给我就好,一切都有我,好不好?”软软的一停一顿的港台腔迅速吸引了我,电话的那头应该是他正在热恋的女朋友,只有在如胶似漆的阶段,才会在这么拥挤的车厢里进行如此热烈的表达。

    这么文艺的甜言蜜语,我只在电视里听到过,如今有幸耳闻真人版,还是觉得有点小肉麻。不过,他的女友肯定觉得熨帖之至,毕竟大多数男人,在这么多人的地铁里,没有这样的勇气,他们会选择“嗯”“啊”之类的语气词应付了事。

    地铁是个狭窄封闭的大盒子,却又是个摩肩接踵的公共场合。从进站到出站,从开门到关门,人们迅速地交汇,经过短暂的相处,再果断地转身,赶赴各自的目的地。在短暂的相聚中,足以让你听完只有一人在说的电话,这是地铁里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尽管只是单方面的。

    很多时候,我听到的电话里,大声交谈的,基本都无关隐私。有的是谈公务,诸如合同签没签,第二笔货款打没打;有的是朋友间闲扯,小王出差了,撮饭改期吧;有的是情侣间接头,我在第二个车厢的第三个门;有的会碍于轰隆隆的噪音,直接说“我在地铁里,一会儿打给你”。

    讲电话的知道会有人听电话,听电话的可以遐想,可以勾勒现实场景,但当不得真,无碍于彼此之间既有的安全距离。可要是搭讪就不同了,现场交流版,应该属于地铁上的异常状况。

    有一回,我刚上车,就有个画着浓妆的女孩把她的粉饼盒递给我,毫不见外地吩咐说“帮个忙,打不开了”。原谅我瞬间一片空白,我从没碰到过这么自来熟的陌生人。我试了试,无果,女孩又把粉饼盒递给了旁边的男士,“你行吗?”

    她旁若无人地补妆,间或跟帮了忙的男士聊上一句,“你是去上班?”“什么公司,这么晚去都行?”我看着好玩,可那位男士却没有一点聊天儿的兴致,只是摇头或是笑笑,然后闭着眼睛假寐。

    如果这是一趟火车,你和一个陌生人预期要共度三个小时以上,那用不了半小时,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就不是秘密了。谈得来的话,估计还会留个电话以后联系。

    可这里是地铁,彼此都是陌生人,却又肩并肩脚挨脚,有着貌似亲近的距离。开门的那几秒钟,或下车或上车,或错身或并立,每一个变化都快得与增进了解无关。在这里,沉默是常态,交谈却是异数,千万不要过度期待美好的邂逅。

万花筒
学习至上的乖孩子突然厌学了
《伦敦河》:游必有方
听电话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