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群众向“新华视点”记者反映,浙江一些部门和单位借助权力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县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真相到底如何,记者专程赴遂昌县进行了调查。
优质农产品成为“特供菜”
遂昌地处浙西南深山区,素有“林海仙县”之誉,近年来这个欠发达县在各级政府支持下,靠发展原生态精品农业声名鹊起。然而,与此不和谐的是,一些权力部门“小团体利益”的介入,使这一“富民工程”变了味。
妙高镇仙岩村,位于大山深处海拔700多米的山腰,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景色迷人。知情人介绍,这个村庄就是一些部门选定的高山土猪“特供”基地之一。
入村探访,记者了解到,当地农户养殖土猪由村委会创办的“妙高七山头土猪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猪仔,统一养殖标准,统一收购,统一补贴。为了保证养殖质量,村委会规定每户农民养猪数量最多不能超过3头。
今年88岁的翁炳瑞养了3头猪,老人每天天一亮就上山拿猪草,回来剁碎,用大锅煮熟后来喂。“一天喂3次,3头猪一天就能吃掉一大锅。”翁炳瑞说,除了吃猪草,还吃自己种的番薯、玉米、土豆、葛藤、葫芦。一头猪要养一年以上才能出栏。
仙岩村委会主任翁金水介绍,一些部门、单位选择他们村作为定点,主要看中的是这里海拔高,空气好,环境好,能够保障土猪养殖的品质,并且对他们严守“土”法饲养,不喂合成饲料、不用激素和添加剂感到放心。翁金水说,现在每隔一天,村里都要给市里“直运”土猪,每次宰杀两头,并且连宰杀的猪血也要求一并送去。
记者采访了解到,仙岩村农户养殖的土猪,因村庄周围有7个山头而得名“七山头土猪”。目前全村养这种原生态高山土猪的农户有350多家,主要供应一些部门、单位和高档酒店。
除了土猪“特供”,遂昌县当地生产的绿色瓜果蔬菜,也被一些政府部门和单位看中。
在海拔850多米的遂昌高坪乡高坪村,记者看到一箱箱印着“桃源尖”商标的小黄瓜正在包装启运。高坪村里高农产品合作社理事长包孙雄说,这批即将送往省城的小黄瓜都是原生态无污染的产品。目前,这种不喷农药、不施化肥的瓜果蔬菜已发展了60多亩,种植了四季豆、番茄、小辣椒、水果玉米等20来个品种。
据了解,该村“桃源尖”牌的瓜果蔬菜主要供给对象也是一些高档酒店和上级机关部门。包孙雄说,浙江省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以及一些外地政府机关,是这里的定点用户。
“特供”背后的“花样”
记者了解到,遂昌县制定了全省首个原生态农产品地方标准,目前,已创建了“黄泥岭土鸡”“七山头土猪”“建洋原生态稻米”“高坪土牛”“金竹山茶油”“湖山有机鱼”等40多个原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核心基地,深受市场欢迎。
这些基地在开发建设中得到了不少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对此山区群众心存感激。但群众反感的是,个别部门借助权力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取利益。
遂昌县农业部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对记者说,一些部门和有钱的大单位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会派人到一些山清水秀少污染的欠发达地区实地考察,与当地农产品基地对接,要求直接为机关提供高标准的安全农产品。但这中间到底有没有利用政府权力和资源问题,外界一般很难知晓。
他说,一些部门手中掌握着各种名目的资金。比如说农业部门有设施农业、生态循环、污染治理等各类项目资金,这些大类中又有很多子项目。资金要给谁、给多给少,上级部门有决定权。如果看中某一农产品基地,部门可以通过当地基层政府或企业,让其以一些名目申报项目或申请补助等方式实现变相“补偿”,而部门得到的是低价优质农产品的长期供应。一些有钱的大单位,财大气粗,往往采取定点团购等方式来保障吃到安全放心食品。
记者采访了解到,仙岩村农户每出栏一头土猪,村专业合作社收购价每公斤要比市场的普通饲料养的猪贵6元左右,并且农户还可获得每头猪200元的资金补贴。当地村民介绍,现在农户养一头土猪获利要比普通猪高出700元左右。
村主任翁金水坦言,由于养殖土猪要重品质,数量不可能大规模增长,目前全村已发展养殖了1000多头土猪,也只能满足一些高档酒店和机关部门的特需供应。虽然村里在县城最大的中心菜场设了一处专卖摊位,每天却只能供应一头猪,不仅售价高,市民想买还得赶早集,否则很难买到。
“特供”何时变“普供”
在遂昌走访调查,记者不仅发现这里拥有仙境般的风景,也感受到山区农民对发展绿色“精品农业”的热情。但对于当下高端安全食品“权贵化”的倾向,还是议论纷纷。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说,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是市场需要的,是群众欢迎的。遂昌农民懂得重视发展高品质农产品,有利于提升山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找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政府应该大加鼓励和扶持。问题在于,在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不能从中搞“特权”,把面向广大消费群众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变为少数人的“特供农场”,这不符合执政为民的理念。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让群众防不胜防,作为政府部门尤其监管部门,如果只顾保障自己吃好喝好,安全无忧,这样会不会把公众焦虑的食品安全监管置之于脑后?”在采访调查中,一些市民对此也表示担忧。
杭州市退休职工张国光说,“特供”的重现和蔓延,无疑向公众传达了一些政府官员对市场食品安全不信任的信号。如果官员都信心不足,又哪有决心和动力去推动问题的解决?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于食品安全的需求人人都是平等的,百姓希望各级政府下更大的决心、投入更多的资源,解决好普通大众的食品安全问题,早日让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吃上放心猪、安全菜。
新华社杭州9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