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9月2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注册入学”怎样做到既叫好又叫座

王寿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26日   11 版)

    近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宣布,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共录取新生25580人,计划完成率81.6%。参加注册入学试点的26所高校中,全部完成计划的有11所,完成计划50%~99%的有12所,有3所学校招生计划完成不到一半。

    “注册入学”是江苏省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而进行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高校招生模式改革的全新探索,对于完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体系、高中阶段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将与统一招生、自主招生一起,构成高校招生的三大体系”。然而,如此一项利好的招生政策,却让众多试点学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遭遇“上座率”之窘,出现生源“寒流”,这确实出乎人们的意料。

    “注册入学”新政之所以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尴尬,综合各试点院校的反馈,不外乎三大原因:一是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便宜没好货”,没有入学“门槛”的大学读了“没意思”;二是注册入学的院校多为弱势学校(或专业),是生源自然减员的最大受害者;三是注册入学被安排在高考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进行,有限的生源同时面临复读机构、培训机构及留学中介、就业中介等的激烈争夺,“吃不饱”也就在所难免。

    如何才能将注册入学的好事办好,使其成为考生、家长和学校、社会普遍认可的改革举措?有必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改进。

    其一,科学设置注册入学“门槛”,使其成为有条件选择。虽然我们一再强调注册入学不是无条件的随随便便的录取,但从目前实际操作的情况看,在生源求大于供的大势之下,其“条件”也只限于“参加当年高考”、“填报志愿”,而最为关键的分数和等级都没有任何要求。这看似给予了学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只要想要的学生都可以顺利录进来”,但在拆了“门槛”方便了少数差生的同时,却在无形中深深“伤害”了更多的学生,致使很多希望就读高职却又不敢与差生为伍的学生,选择了复读重考、弃学就业或境外求学。所以,科学设置注册入学的“门槛”,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声誉和吸引力,而且更有利于保证生源素质,提高办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其二,科学安排“注册”时间,避免政策性歧视。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校招生模式改革,“注册入学”的最大亮点是学校获得了招生自主权,可以不拘一格选录适合走技能成才路子、专业发展潜质较好的学生。然而,人为地将注册入学安排在高考的最后一个批次录取,却使其完全失去了“选择”的机会,导致招生自主权名存实亡,背离改革初衷。这是当前注册入学叫好难叫座的根源所在。

    其三,进一步强化以政府为主体的主导宣传,消除社会对注册入学的误解。江苏作为教育大省,敢为人先作改革先锋,颇有“吃螃蟹”的勇气。但对于高考招生新政的宣传,却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尤其是在以政府层面的信誉消除考生、家长和社会的观望情绪方面,尚可大有作为。特别是涉及学籍认定、学历认可、就业待遇等敏感话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予以明确,给考生和家长吃“定心丸”。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多的考生和家长成为注册入学这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认同者、参与者和支持者。

    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对注册入学的“叫好”毋庸置疑,而如何让其既叫好又叫座,则需要相关决策部门辅以更多的调研、认证和科学决策。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

职教发展需要院士呼吁和支持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急需高端技能人才
2011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在日照召开
教育部拟规范中职生实习
“不管学生素质多差,
教师职责是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
“注册入学”怎样做到既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