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08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人格到底能不能改变

方旭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08日   03 版)

    青春热线编辑:

    您好!

    我总在寻找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我发现自己平时说话很强势,且有攻击性。后来我看到一篇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发现里面所说的“我行你不行”的内在模式与自己的状态十分相符,即潜意识里总是希望用一些尖酸刻薄或是看起来逻辑性很强的方式让别人服软。

    不过,当我这样说话时并没有想伤害他人,只是已经形成了这种方式,我觉得这折射出来的其实是我已经形成的人格,而人格很难再改变。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很久了,很痛苦,一直很想改变,却不知从哪儿开始。我尝试着不断地提醒自己用“我行你也行”的模式对待他人,用鼓励、宽容的态度说话,但还是经常控制不住自己,这种让他人自卑以展示自己自信的心理,让我自己也很厌恶。

    我在网上做了一下九型人格的测试,发现自己“艺术型人格”分数较高。艺术型人格有一部分特征跟现在的我很像,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后天人格,因为小时候我并不是这样的。小时候,我虽然也强硬尖刻,却很开朗,乐于与人交往,但在初中时由于“我行你不行”的交往方式导致同学很排挤我,一度使我非常痛苦,后来不太敢与人交往,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我知道自己应该走出来,也很努力地想要走出来。

    妈妈总说我拿这些条条框框限制自己,给自己的不改变找理由。

    不少理论都说人格很难改变,而我本人改变的意念又很强烈,我想知道我究竟该怎样完善自己?希望您能给予我帮助,非常感谢。

    有些纠结的人

    有些纠结的人:

    你好!

    从你的来信中,我能感到你很渴望能与别人有好的交往,并且也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你愿意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是很可贵的。但在实际自我探索中,特别是在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后,你发现真正的阻碍似乎是你人格层面上的东西,而“人格很难再改变”。

    在来信中,你多次提到“人格”这个词,那么不妨让我们先看看“人格”是什么。 

    “人格”在心理学上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定义——“人格是一种倾向,是基本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组织着人的经验并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境中的所作所为,与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

    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心理学里的“人格”是个含义层次都非常丰富复杂的词语。“人格”虽然复杂,人们却对之兴趣盎然,因为简言之,人格意味着“我/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研究人格意味着研究“我/他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这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意义重大。

    英文中,“人格(personality)”的词根“persona”在希腊语中有“面具”的意思。这似乎在说人都戴着“面具”——我们要表现出特定的方式和面貌来生存。这是人格的最初含义,意味深长。那人为什么要戴面具,而不能完全展示内在呢?这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要在群体中生存下来,需要群体的接纳和爱,因此我们需要表现出与之相适宜、能够彼此接受的方式。久而久之,当这些方式成为无意识的自动反应时,特定的人格就形成了。

    你在来信中提到了九型人格,这一理论认为,每种人格内在都有核心的基本信念:“我只有……才能够被爱”。在这个信念指导下,会发展出特定不同的行为模式。如艺术型是“我只有成为独特的,才能够被爱”——由此可见,人格的形成除了先天不可改变的神经气质类型外,根本原因是他要在群体中获得爱。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在早年(6岁时)就基本形成了,形成后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由于人格的稳定性,即便当你长大后接触了不同的环境,也会倾向于使用已经形成的行为模式——而这很可能并不适宜新环境——原生家庭中可以获得爱的方式可能在新环境中会对个体带来损害。我想你所说的“我行你不行”的人际模式使你受同学排挤,就属于这种情况。

    “我行你不行”同样是在早年与重要他人“父母”互动形成的。当父母爱孩子,但对孩子极其严厉、缺少肯定时,就会形成这种模式。孩子在父母面前很受挫,受挫的同时为了得到爱转而认同父母的态度,即“父母行我不行”。孩子会在心里认定:一个人只有像父母一样强时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否则,就会失去爱;由于认同父母的态度,孩子认为只有表现强势、优秀的一面,而且不能示弱服输,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接纳和爱。另一方面,父母不接纳孩子的弱小,孩子也不会接纳自己的弱小;在别人面前表现得越强,就反映出“内在小孩”越自卑,因此这样做也是为了防御内心的自卑。但在同伴关系中,只有“我行你也行”的模式才能建立起平等亲密的关系,所以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得到友爱。

    而这个模式形成于早年,属于潜意识的一部分,因此仅靠我们在意识层面提醒自己改变、要宽容鼓励别人是远远不够的——潜意识的力量强大并且左右意识——所以“人格很难再改变”。但难以改变并不等于无法改变——心理治疗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帮助当事人改善人格的过程;很多人因此改写了自己的“老电影”,获得了新的契机。

    改变是可以发生的,你真正要做的是在潜意识层面——

    具体来说,既然“我行你不行”的模式背后是“内在小孩”自卑,你可以感受一下这是怎样一种感觉;体会一下为什么“内在小孩”不敢示弱,他害怕什么?觉察一下是什么情景让你变得强势刻薄;而这种情况下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什么?你也可以回想童年的经历,父母等重要亲人那时怎么对待你,当你做得不够好、犯了错误或想自己尝试时,他们的反应是什么?你甚至可以把这些写成日记,一段时间后回头再看,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有所了解,进而也许能更深地理解自己。若有条件,你也可以参加心理成长小组或接受心理辅导,借助专业力量帮助自己。

    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太着急,但要有信心。我想如果有一天,你能对自己有更多的洞察,并能接纳自己真实的自卑并且不害怕在别人面前示弱的话,你内心的力量就真正增长了——因为内心真正强大了,所以才不害怕展示自己的缺点;而这个时候离你和同伴建立“我行你也行”的关系也就为期不远了。

    希望我的分析和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万花筒
让自己拥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零距离
人格到底能不能改变
选择坚强的理由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