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访谈

让更多青年分享创新盛宴

——专访团辽宁省委书记田野

本报记者 王晨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16日   T01 版)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以下简称“挑战杯”)将在大连理工大学开幕。大赛首次“落户”辽宁,团辽宁省委在准备此次“挑战杯”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与体会?借力“挑战杯”,团组织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升创新型人才的科研实践能力?“挑战杯”作品能否与市场成功对接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在这方面团辽宁省委又有着怎样的探索?记者为此专访了团辽宁省委书记田野。

    搭建长效制度化平台

    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借力本届“挑战杯”,团辽宁省委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高青年参与创新的热情?

    田野(以下简称田):在辽宁省范围内推动“挑战杯”赛事,在高校及社会上掀起青年创新创业的热潮,让更多的青年分享创新的“盛宴”,制度建设是关键。长效地激发创新意识的制度是让创新理念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沃土,因此我们一直不断推进、完善“挑战杯”竞赛制度建设这一基础工作。

    为此,我们与全国竞赛接轨,成立了辽宁省本级竞赛领导小组,出台了规范竞赛的实列施细则。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副省长陈超英同志亲自担任竞赛全国组委会领导小组成员,就做好承办全国“大挑”竞赛有关工作给予明确指示和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举办活动,搭建长效制度化的青年创新者交流平台。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和载体,打造不受时间、地域、团队、方式限制的创新创业4A服务(anytime、anywhere、any team、any way)信息化工作体系。

    我们深入挖掘“挑战杯”竞赛特点,结合作品学科分类及参赛选手的知识结构与背景,开展学科论坛、专题报告、国际青年科技文化交流营及异国科技文化展览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成功人士等举办专题讲座,深入、细致、有层次地开展交流活动;开展“挑战杯”竞赛优秀成果推介会,吸引省内外高新园区及知名企业参加,宣传展示竞赛优秀作品,推动一批优秀作品实现成果转化,催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历届获奖学生等参与;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契机,集中省本级竞赛优秀作品获奖者组建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团,立足省内30余家高新园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科技人才就业创业和高新企业选拔人才创造条件;以承办全国“大挑”竞赛为契机,推动教育部门及高校党政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

    此外,辽宁团省委还进一步完善了省学联网站,开设了“挑战杯”竞赛专版,用于竞赛的作品申报、专家评审、信息发布以及参与者的互动交流。

    促进参赛项目“接地气”

    记:参赛选手的作品能否成功实现成果转化是竞赛选拔优秀项目的标准之一,团辽宁省委在促进“挑战杯”作品与市场实现对接方面有哪些探索?

    田:参赛选手的作品能否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一直是竞赛选拔优秀项目的标准,同时也是竞赛众多获奖选手努力的目标。项目来源于实践,一项调查显示,历届挑战杯中的部分优秀项目就是来源于参赛选手应用中的科研项目或创业项目的具体实践。

    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遴选优秀的参赛项目,激发辽宁青年广泛参与“挑战杯”的热情,同时也是为了巩固项目成果,促进参赛项目“接地气”,辽宁团省委在今年初积极拓展“挑战杯”竞赛的外延,开展了首届中国(辽宁)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参加竞赛的科技成果将作为“挑战杯”的备选,同时也将获得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获奖团队获得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经认定登记,可免征营业税。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并在全省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予以重点扶持。

    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是促进技术成果的市场化交易。依托青年科技创新总部基地,我们建成了青年科技信息中心、项目管理中心、科技资源中心,把分散、分隔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解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风险投资与项目资源对接不上等问题。

    相信有了这些帮助青年的创新成果与市场“接地气”的具体举措,将会有更多的青年创业者踊跃通过我们平台的支持诞生更多的创新灵感和动力参与到“挑战杯”中来,同时也必然将有更多的参赛项目在赛后更加顺畅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挑战杯”竞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准备本届“挑战杯”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与感悟?

    田:在备战“挑战杯”的过程中,我们与青年学子们共同分享他们的辛酸与苦乐,汗水与执着。与他们一路同行,我们也积累了工作上的经验。这些都将为我们未来如何促进和推动青年创新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

    我认为,要将“挑战杯”竞赛向更高层次推进,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我们还需要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工作。

    首先,注重长线培养。无论是省赛还是国赛,很多项目都是个人作品。这折射出部分高校很注重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的长线培养,参赛作品通常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有的学生在大二就开始关注项目问题,着手搜集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调查,撰写论文。因此,“挑战杯”竞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踏踏实实地去调查,去探索,去钻研,成为“挑战杯”项目的真正主体。要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自选项目,不要过度依赖老师的项目。另一方面学校要早动员、营造良好的孵化“挑战杯”项目的氛围。 鼓励年轻教师加入到指导老师的行列。在本科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老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制作、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并从中选拔“苗子”,创造和提供条件,使其成为“挑战杯”的骨干。

    其次,注重政策落实。许多高校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等,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甚至流于形式。“挑战杯”竞赛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出台有利于孵化“挑战杯”项目的政策,并将其执行到位。要设立专门的学生课外科研基金,资助一些有较好学科基础,有创新意识的团体或个人,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课题的申报及实施。要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试验准备及实验室正常的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科研兴趣。

    此外,加强扶持力度。“挑战杯”竞赛不仅是在挑战学生,而且也在挑战指导老师。“挑战杯”项目要取得好的成绩,老师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指导老师还要借助自己的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对老师不仅是锻炼更是一种考验。学校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支持力度,这种扶持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包括帮助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毕竟一个普通老师,整合资源的能力太弱了。指导老师得不到必要的支持,也会影响指导“挑战杯”的信心和勇气。

    最后是强化激励措施。由于“挑战杯”竞赛层次高、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学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给予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适当激励,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积极性,而且这种奖励也能起到示范效应。学校要制定“挑战杯”竞赛获奖的奖励政策,并且要确保政策的延续性,以便进一步调动同学们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积极性和热情。此外,激励方式要多元化,既要有物质激励也要有精神激励,既可以给予学分、奖金等物质激励,也可以在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要针对学生的有效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奖励,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激励的效应,一方面要将课外科技活动成果与学生奖学金评定挂钩,在学生学分中增加创新性评定成分,激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性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及国家的大型比赛,增加与其他大学学生的广泛交流。

    本报大连10月15日电

“一根筋”四年不舍
让更多青年分享创新盛宴
挑战自我才能挑战未来
李晓:抱着西瓜来挑战
人物微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