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话题

从国家战略看高技能人才培养

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0月26日   05 版)

    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自2005年举办第一届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并正以青春活力、阳光自信的步伐前行。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之所以这么红火,是因为它推助高技能人才成长,符合高技能人才兴企强国的客观规律。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设计再先进、再完美的工艺图纸,如果没有高技能人才加以实现的话,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

    众所周知,企业缺少国际一流的生产制造设备与高端研发人才,可花高价钱引进解决。但企业缺少成千上万的高技能人才怎么办?唯有自力更生,自己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借鉴前苏联经验建立了技能人才的“八级工”制,培养了一大批身怀绝技的“大师”与“大工匠”。“八级工”不仅待遇高,而且深受社会尊重,成为那个时代的骄傲,吸引与带动了一批批青年技能人才锲而不舍地钻研技术、攀登高峰。

    进入新时期尤其是2003年以来,高技能人才发展上升为兴企强国的国家战略。从2003年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技能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成为举国的意志与战略之一。

    国家不但提出了高技能人才未来十年发展的“硬”目标,而且还绘就了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路线图,即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其中,到2015年,全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万名高级技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技术精湛、门类齐全的高技能人才。具体措施体现在,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业培训,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

    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评价多元化。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国家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国家政策营造的成长环境,离不开中央各部门联动力推发展的格局,离不开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制定的具体措施。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就是这样一个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展示自我的宽广舞台。从“塔基”到“塔尖”,2011年全国有400多万青年技能职工参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层次的技能大比武。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奖者中,已经出现了一线技术工人的身影。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高技能人才已经开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技能竞赛活动与载体,促使了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从默默无闻的工厂车间走向了社会前台,赢得了社会尊重。

    当工人光荣,当技能工人更光荣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当尊重劳动技能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当高技能人才与教授、工程师一样平起平坐时,我们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业强国的日子便指日可待。

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10月26日 05 版

他们这样从400万人中脱颖
在拼搏与创新中砥砺前行
267名选手决战第七届“振兴杯”
从国家战略看高技能人才培养
人物微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