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06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团黑龙江省委开展“万名大学生进万村”活动

大学生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本报记者 吕博雄 实习生 孙倩雯 通讯员 冯赞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06日   02 版)

    福合村青年张震从没想过,长期困扰村里的“疑难杂症”竟然被一台电脑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电脑视频的这头坐着村里的老少爷们,那头坐着百里之外的专家——东北农业大学的教授们,视频系统一启动,老乡们和专家们就对起话来,几分钟时间,“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的问题便有了解决方案。

    “这是‘万名大学生进万村’活动的大学生给村里带来的新气象。”张震说。

    黑龙江哈尔滨市宾县居仁镇福合村这种细微的变化是从今年7月开始的。由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大学生组建的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这个村,大学生与瓜农一起分析西瓜病虫害的防治,与养殖户一起解决猪蓝耳病的治疗难题,并与村里青年打成一片。

    同样的变化发生在黑龙江的另外2070个村。

    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团黑龙江省委的联合推动下,黑龙江涉农高校的2071名大学生利用暑假陆续深入到全省64个县(市)的2071个村,开展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指导员、农业科技信息联络员、农业技术服务员、互助共建团组织,即三员一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服务行动,为农村青年致富和农村团工作牵上了线、搭上了桥。

    目前,该活动已组织各类培训467场次,帮助培训村远程教育管理员2071人,实地培训和网络培训农村青年8572人,调查收集整理各类农业科技信息464条,随地帮助农民解决农业适用技术问题3000多个,参与推进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206个,配齐配强村团支部书记1760人。

    一次特别的下乡活动

    这是一次不一样的大学生下乡活动。“这个活动中,我们不仅强调帮扶,还强调信息联络,在无力服务的情况下就开展‘信息联络’。”团黑龙江省委农村青年部部长田凯说。

    之所以有这样的活动定位,是因为这种“无力的状况”的确出现过。“由于农村青年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加之新的资讯方式日益普及,农民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大大提高,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大学生很难再去指导农民。”田凯说。

    “传统的‘三下乡’对农村的实际帮扶作用渐渐削弱。”东北农业大学团委书记徐国锋曾多次组织“三下乡”,对“三下乡”活动到底能给农村带来什么深有体会。

    在这次“万名大学生进万村”活动中,“进万村”的大学生有了更多角色,他们不仅是农业技术服务员,还是农业科技信息联络员。

    根据活动安排,作为农业科技信息联络员,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院校的团队优势与科技优势,而不仅是个人能量。活动要求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手机或网络每周开展一次联络服务,并做好联络服务情况的记录,搜集整理上报所联络村的科技需求信息,同时把院校的一些对应的科技信息传播下去”。

    在组织形式上,以2071名“进万村”大学生一对一与2071个村对接为基础,涉农院校还派出博(硕)士科技服务团与县区对接,较多疑难问题,可就近及时解决。博士都不能解决的就要依靠“信息联络”发挥作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级学生庞惟肖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甘南镇水丰村开始服务时,有农民提出如何提高蛋鸡产量、提高肉鸡整齐度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下庞惟肖犯了难:“当时养鸡户正在着手对肉鸡进行转群,问题若反馈回学校农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处,可能会耽误生产。但自己又解决不了。”

    于是庞惟肖开始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知识进行查询,另一方面整合资源,通过与黑龙江畜牧研究所李维琦研究员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为农户解答了问题。

    “万名大学生进万村”活动较“三下乡”承载了更多内容,不仅有“规定动作”的“三员一建”,还有大学生“自选动作”——大学生每人每年至少要确定一项自选工作项目,紧密结合村情、学生专业特点及自身条件,开展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科技支农、创业尝试等社会实践活动。

    这样的形式吊足了大学生的胃口。“原本我们仅招募1400名大学生,而报名人数却超过6000,几乎是五选一。”东北农业大学团委干事吕嘉昌说。

    一次全新的党建带团建

    团黑龙江省委在最初筹划“万名大学生进万村”活动时,并未想到活动能争取到党委组织部门的资源。

    在活动酝酿阶段,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和团黑龙江省委一拍即合,省委组织部希望通过“万名大学生进万村”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平台——龙江先锋网的职能,而团省委更希望借助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资源实现“党建带团建”。

    龙江先锋网是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平台,但一些乡村虽然配备了远程教育系统设备,却缺乏懂得电脑技术的管理员。“进万村”的大学生正好可以担当起“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指导员”的角色。

    在进村活动中,每名驻村大学生被要求培训一名村远程教育管理员,长期协助村里管理维护该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万村网的信息——万村网是“万名大学生进万村”的活动网站,借助原有的龙江先锋网的平台资源进行建设。

    在龙江先锋网上有一个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这个视频系统的出现,使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与专家教授交流,了解最新最快的科学技术,村干部也可以坐在家里接收到上面下发的指示。“万名大学生进万村”让这个系统在村里真正发挥作用。

    在党团互助共建中,团黑龙江省委也有自己的打算。

    “我们把落实团组织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借助党委组织部门的工作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要使进入农村的大学生在协助管理好远程教育系统的同时,依托这一网络优势为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开展服务。在维护好本村网页的同时,依托网页为农村基层党团组织提供宣传服务。以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组织推荐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参与培训,提高素质,发挥作用。”团黑龙江省委书记李豪岩说,而这也是 “万名大学生进万村”的初衷。

    “万名大学生进万村”被团黑龙江省委称为党建带团建的新载体。“党团组织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协调推进,是一种党团组织互助共建、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李豪岩说。

    活动在开展中也充分调动了党团组织资源。按照活动要求,各乡镇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负起本乡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责任;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本村社会实践服务行动的组织实施。

    一场非运动式的接力

    “‘万名大学生进万村’接力行动是一项长期性活动,而不是运动式的。”李豪岩说。行动计划要在3年内使全省农村青年科技培训覆盖面达到80%,全省村覆盖面达到100%。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经过两个月的调研,团黑龙江省委才在今年4月正式确定准备实施这项被当做农村团工作牵动性载体的行动,此后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规范。

    为了对各级团组织有所约束,在活动推进中,团黑龙江省委牵头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行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市(地)团委主管副书记与农村青年工作部部长分别联系1个县(市),每个县(市)团委书记联系3个乡镇,每年深入联系点要达到两次以上。

    对于涉农院校的活动开展也有严格的要求。相应高校须在大学三年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选拔社会实践服务人员,按照涉农高校的联系范围,根据大学生专业特点和就近就便原则,组织服务团与县(市)对接、服务队与乡镇对接、学生与村对接。每个服务团对应一个县(市),由30名大学生组成;服务团分成若干服务队,每个服务队对应一个乡镇,由5~8名大学生组成;每名大学生负责联系1个村。

    “进万村”大学生则被要求每人至少联系5名同村青年,且每个自然屯都要有联系对象,并把双方照片、联系方式上传到本村网页;每学期要深入所联系村1~2次,并做好社会实践服务记录,完成1篇社会实践报告;每周要与村远程教育管理员通过电话或网络联系一次,了解掌握所联系村的基本情况、农业结构、特色产业,特别是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协助村管理员及时在本村网页中予以公布。

    为了加强活动推进过程中的协调联络,相关各方还一起建立了制度化的机制。黑龙江成立由省委组织部、团省委、各涉农院校组成的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每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各阶段工作任务。各市(地)、各县(市)党团组织与各涉农院校也相应地成立了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各市(地)团委还与各涉农院校团委签订了合作协议书。

    在社会实践的时间保障上,活动除了要求当年暑假期间两个固定时间段要“进万村”外,每年的7月至第二年5月长达10个月的时间都被列为社会实践服务阶段。“进万村”大学生要定期承担相应任务。 

    李豪岩认为,今年的实践行动是“万名大学生进万村”这一长期行动的探索与尝试,团黑龙江省委还要“边实施、边总结、边提高”,最终使此项工作成为增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

“让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景明亮起来,
让文化工作者信心十足”
南京青奥会征集百名青少年志愿者
大学生为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从“光杆司令”向“集团作战”转变
强生为何使用不同配方?
八名女大学生坚守大山小站
义马矿难8人遇难67人生还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