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该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其中“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规定引争议。有网友称中国的大学乱了方寸,重回讲出身年代。
“寒门出不了贵子”,一直都是教育公平畸形错位的一个形象说法。我以为,对于人大自主招生政策中关于农村户籍学生的表述虽有争议,但是其客观上对那些贫困家庭的考生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样的善意不可否认。
问题是,“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这两个条件的同时满足,无疑是在农村学生之中划出一个更小的圈子,若“成绩”代表的是“勤奋”,那么“三代之内”考察的则是“出身”。人大列出“出身”的条件,或许初衷是把自主招生中符合条件的学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便于筛选与录用;或许,还是潜意识里把“三代无大学生”的家庭当成了真正的“寒门”。
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出身”并不能决定个体的素质。我以为,破解教育不公平是一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过于依赖于条件设置,不免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高校自主招生该从录取名额的保证上着眼。比如,每年录取的新生中,农村学生占有多大的比例,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如何更科学地界定农村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培养潜质,以及这些农村学生在录取中同等分数具有优先地位,甚至还可以破格录取。
我希望,用最好的制度设计,既照顾群体的特殊性,又兼顾竞争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