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平的新著《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在毛泽东邓小平身边的日子》今年热销书店。这是一本选题重要、写作难度颇大,又写得科学、翔实、生动的传记。
胡乔木在中共中央高层工作达50年之久,从1941年2月起,即担任毛泽东的秘书,起草了一系列重要文稿、文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要职。他在“文革”中遭受迫害,1975年复出,受命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后任中央书记处书记。
邓小平说:“乔木是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杨尚昆说,乔木“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期望,都已流泻在他毕生写作的不计其数的文字中了……他个人已经同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融为一体了。这是一个终生用笔来为人民服务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为胡乔木写传记,涉及党史、国史,是重要、严肃、艰巨的工作,“总结他个人的历史,也可谓是从一个侧面系统地总结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文化科学工作的历史经验”。读罢这部传记,感到它较好地完成了这部“思想者的历史”。全书56万字,从“书生革命”开卷,到“黄河青山”结卷,翔实地讲述了胡乔木的历史贡献、思想发展历程,脉络清晰、史料丰富、人物鲜活、评价公允、真实可信。
为思想家、理论家立传,要写生动,难度很大。为军事家立传有生动的战斗故事,为文艺家立传有创作的作品说话。而理论是抽象的,要把一篇篇理论文献、宣传文章的来龙去脉、内容要点讲清楚、讲生动,实在是考验作者功力的难题。但该书作者做到了研究深入、讲述浅出。
如书中第六章写到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的许多活动,并披露胡乔木是《讲话》的整理者。书中还列举史实说明,“乔木一生坚持用《讲话》指明方向,身体力行,但同时他又清醒地看到,《讲话》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些具体的提法应该随时代的前进、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讲话》正式发表不久,毛泽东告诉胡乔木,郭沫若发表意见了,说“凡事有经有权”,即认为《讲话》中既有经常的道理,普遍的规律,又有一些针对具体历史条件的权宜之计。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胡乔木对“文艺和政治”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思考。这本书第二十章中讲到,胡乔木在1981年8月指出,“文艺从属于政治”等提法“虽然有它们产生的一定的历史原因,但究竟是不确切的”。1982年他正式建议中央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口号来代替“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旧口号。作者前后照应,就把革命战争条件下提出的口号的历史背景、作用、局限讲清楚了,又把新时期口号调整的缘由讲清楚了,对胡乔木在其中发挥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的贡献也讲清楚了。“文艺服从政治”的口号,至今似乎还让一些文艺理论研究者困惑,常常引起一些争论,读读丁晓平所著的这部胡乔木传,了解中共的理论创新过程,就会有答案。
写传当然不能只写传主的工作、思想,还应写出传主的人生故事,如家世背景、求学经历、人生选择、性格特征、浪漫爱情、家庭生活、兴趣爱好等,否则传记就会缺乏立体感,一般读者会觉得这是“圣人”传,不好读。写胡乔木,这类难题更不少。据胡乔木的子女说:“一辈子跟文字打交道的父亲,从来没有写过自己,他生前从来不准宣传自己”,既没有留下任何个人传记方面的文字,也很少口述自己的革命生涯。与他共事过的许多前辈,多已去世,健在并能接受采访的人十分有限。非常难得的是,作者用了5年业余时间,广泛搜集、整理、分析史料,注意细节,把胡乔木的历史形象写得丰满,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既有生活故事,更多的还是政坛公案、文坛官司、文人趣闻、秀才妙笔,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胡乔木生前具体指导过新闻、宣传、文化、出版等方面的工作。但是对乔木一生全部了解的人并不多。这部传记,使胡乔木的形象从遥远变得亲近,从模糊变得清晰,从零碎变得完整,让人感动,感叹,又沉思。胡乔木的成功与失误、经验与教训,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或许这就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