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对话

田连元:高票价让艺术远离群众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艾瑞红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1月13日   03 版)

    人物档案

    田连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出版过评书版《孙膑演义》、《田连元自传》等作品。

    对话背景

    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杨家将》,首开电视长篇评书的先河,也令田连元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时过境迁,《杨家将》热潮已难再现,电视评书陆续在电视荧屏消失回归广播,会说书的年轻人依旧稀缺,以至于有人发问:评书艺术是不是走向了衰败?评书人才能否靠课堂培养?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对田连元进行了专访。

    中国青年报:很多现在说评书的老艺术家过去都是泡书场长大的,可以说京津两地的书场滋养了几代说书人,您和父亲在天津时,对于书场的印象如何?

    田连元:上世纪40年代,我经常随父亲到书场里去听书。过去有不成文的规定:说书场比剧场要小,大则容纳一二百人,小则几十人,也没有扩声,演员一个人在那一说就是一两个钟头,台下的老观众风雨无阻。那时的天津,说书场遍地都是。

    中国青年报:现在书场基本消失了,而剧场的票价让一般老百姓望而却步。当时您一场评书听下来要花多少钱?普通的工薪阶层能否听得起?

    田连元:在我印象中,书场听众基本上是普通劳动者,当做劳动之后的一种休闲娱乐。 

    那时候,看电影、听评书和进剧场的票价都差不多。书场一场书两小时两毛钱,看一场电影两三毛钱,高级影院不过三毛钱,剧场看戏票价也就三四毛钱,就是当时的红角梅兰芳,票价最贵时才一块二。那时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少的三四十元,多的六七十元,票价基本与老百姓的工资成正比,工资标准与娱乐标准比例较合理。

    现在的一些演出票价高得离谱儿,似乎是给大款而不是为劳动人民准备的,因为劳动人民不会拿出近半个月工资去听一场交响乐、看一场话剧。

    中国青年报:现在评书人才难寻,评书对说书人文化水平的要求高吗?

    田连元:我高小没毕业,是没任何文凭的人。客观上说,评书对说书人的文化水平要求是很高的,评书是评的艺术,必须要知识渊博、文化底蕴雄厚,有表演技能和思想认识深度,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说书人。

    中国青年报:过去学习评书都是在书场里拜师学艺,在书场里泡着。现在,有的高校开始办评书班,您如何看待把评书当成一种专业来学的现象?

    田连元:这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新事物。评书、相声等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以往的教学当中都是师傅带徒弟,一回带一个,那是在旧社会氛围之下可行的形式。今天若在学校开班授课,必须要有一套教程、教学资料和表演理论,这就给教学者和评书演员提出了一个课题,因为说书理论过去没有。在过去的教学当中,师傅告诉你,这个劲儿不对,节奏不对,简单地说可以,再往深里说很难说明白,要自己感觉、体会。

    中国青年报:现在说评书的年轻演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成名,您觉得对评书演员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田连元:评书不像影视剧,演员只要拍一部片子就可以爆红。评书是慢工活儿,要付出更多,需终身努力,要永远当学生。评书演员在自身的文化修养、思想认知、知识修养等方面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这样才能“说”出来,得到观众的认同。搞评书艺术不能急于求成,指望尽快成名成家,有的用手段炒作成名的,红一阵就过去了,自我标榜的往往达不到目的。

    中国青年报:在有些人看来,评书只有说水浒、三国、杨家将这些古代的故事,才能凸显它的魅力,但1965年您创作的评书《追车回电》反映时下的好人好事,却一炮而红,对此您怎么看?

    田连元:在那个时期说《追车回电》可以算是一种创新。评书在历史上不是都说古代的,也有很多说现代的。《杨家将》这本书早在南宋末年就有人说,那个时候说《杨家将》就如同我们听《铁道游击队》一样,是当代的故事。明朝的《三言二拍》是话本小说,里面的故事就是当时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其实,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可以说,就看你怎么说。我几年前给中央台的法制频道说了7天的“评书说案”,每天说一个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子,观众照样爱听。

    中国青年报:将来评书会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吗?

    田连元:我认为评书永远不会被淘汰,只要人还说话,评书就不会灭亡,因为它是一种语言艺术,最接近群众,有群众基础,只可能有发展形式的强弱起伏,而绝不会被淘汰。2010年,评书已经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现在这个科技大发展、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评书也在跟着“爆炸”。有了广播以后,评书艺术走进了广播电台;有了电视,评书艺术走进了电视;有了网络,评书艺术走进网络,应运而生一批评书网站;最近,又有了将评书演员的语言与动漫画面有机结合的动漫评书。我的《隋唐演义》里的《罗成传奇》、《程咬金传奇》、《秦琼传奇》、《李元霸传奇》都被拍成动漫,用我说的语言配上动漫画面,给人全新的感觉。

    评书发展到今天,并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灭亡,因为在任何时候,评书都有自己的适应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书在不断地改变和丰富着自己。

敬一丹:别用文件语言对老百姓说话
田连元:高票价让艺术远离群众
“汉语盘点2011”启动
他对得起那身警服
大型装置艺术“末法时代”亮相上海
中建:玉树重建当“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