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20时,两架民航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机舱门打开,一队年轻人鱼贯而出,清一色的荒漠迷彩作训服,他们是来自北京的280名首批进藏士兵。
今年是北京首次征集新兵进藏服役,全市有2120名适龄青年争夺这300名进藏服役名额,其中80%以上是大学生,最终,有198名大学生如愿以偿。
大学生新兵不但在进藏兵中占了相当大比例,今年北京市大学生报名参军的人数也是“自200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据北京市征兵办公室介绍,在今年入伍的新兵中,大学生比例从去年的33%增长到今年的60%。
今年应征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与首都各高校“强有力和富有创新”的动员工作分不开。
吴毅恒是清华大学今年唯一的进藏兵,这名核工程核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刚过完19岁生日。他告诉记者,10月30日,他在学校主干道旁看到了征兵宣传展板,展板上11名已退役和4名正服役的清华大学士兵的事迹让他动了心。
清华大学化学系大三学生李文新在跟系党委副书记崔爱莉聊天时谈到了自己的参军梦,刚参加过全校征兵工作会议的崔爱莉便顺势跟他介绍起征兵政策。报名回来后,李文新向班主任做了汇报,参加过院系征兵工作会议的班主任想起班上还有几个有参军意向的同学,便一一找来谈话,王昀由此知道了征兵政策。最终,同班同学李文新和王昀一起参军。
“您的邮箱里来了新邮件。”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倪显策的电脑音箱响起,他点开一看,原来是辅导员群发的征兵政策介绍。这一看,把这名蒙古族男生引进了军营。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同学们获知征兵消息的渠道多样,但都指向同一个源头——清华大学武装部。
11月18日,当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进清华大学武装部时,副部长王和中正在观看视频,这是部3名即将退伍的大学生士兵向母校汇报的片子。三人同在北京军区某部“大功三连”服役,一人荣立一等功,一人荣立二等功。王和中表示,这段视频会在校电视台滚动播出。从食堂外的横幅、展板、海报,到食堂内的电视,征兵宣传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成为清华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市征兵办告诉记者,据其于10月下旬在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的调查,大学生获知征兵消息的主要来源是院系老师或辅导员。
辅导员是清华大学征兵工作的神经末梢。每年的10月中旬,武装部便召集各院系负责人开征兵工作会议,这些负责人再通过辅导员将征兵政策传达到每一位学生。
清华大学武装部副部长吕冀蜀说,由于清华的辅导员并不像有些高校那样为行政人员,而通常是由同系高年级学生担任,因此能更直接地了解到同学的具体情况。去年退伍的大四学生陈炬任自动化系的辅导员,今年入伍的沈文祎正是从他这位同班同学处了解到更多征兵政策的细节。
北京科技大学将辅导员的工作更进一步,不仅是上情下达,更让经过培训的辅导员成为“半个武装部人”。据北科大武装部部长曲涛介绍,联系人制度和培训制度是该校征兵工作的“两个拳头”。自2002年,该校就在各学院成立了征兵工作小组,每个学院都有专门负责征兵工作的联系人,多为辅导员。
联系人定好了,还得经过培训才能上岗。每年9月,北科大武装部先对联系人进行集中培训。在培训材料上,应征入伍“好处”的第一条就是“自立上学”。曲涛说,北科大99%的学生都是由家长供养上学,而优抚金能让学生自立,他解读出的成长理念让政策中的经济补偿有了教育意义。该校今年有32人参加体检,17人获准入伍。
在征兵工作中,利用好退伍大学生士兵资源,是不少高校的做法。在清华大学,这些“老兵”复学回到学校,他们的进步是“最有说服力的征兵宣传”。到了报名阶段,退伍大学生士兵更是成了同学们的咨询员。清华大学武装部把他们的手机提供给有意参军的同学,让他们直接沟通。
现身说法是退伍大学生士兵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而形成组织更让这种作用进一步制度化。据北京交通大学武装部副部长张博介绍,在该校,由退伍“老兵”组成的战友协会积极参加征兵工作,在咨询现场,在体检医院,都有他们的身影。
登录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最常去的知行网络论坛,位于页面顶端的“儿时梦想,你还能HOLD住吗”的图片栏格外显眼,年轻人的网络用语让征兵宣传有了“潮味”。在征兵专版中,被置顶的征兵帖子有4000多人次的浏览量。该校今冬有32名在校生参军,超过以往5年的总和,张副部长将此归功于“动员渠道的创新”。
尽管今年北京高校在征兵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各级表扬,但从事这一工作的同志都表示“还需改进”。北京科技大学武装部曲涛部长认为,近年来北京各高校之间互通经验的机会并不多。记者所采访的4家北京高校武装部负责人也都希望有关部门组织一些交流活动,让各高校能“相互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