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放学,何鹏都会背着书包,到宿舍旁边的蔬菜大棚里,看看自己种的蔬菜又长高了多少。而几个月前,锄地、种菜的事在这个七年级学生眼里,还是“大人们天生的义务”,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现在,何鹏自己学着拔掉蔬菜周围的杂草,用小水桶提水浇菜,精心呵护自己种下的每一株蔬菜,每周累计三四个小时的劳动让他开始体味到长辈的辛苦。
跟何鹏一起学着在地里劳动的,还有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坪中学的600多名留守学生。团贵州省委帮扶大坪中学建成“留守儿童自立自强中心”,专门给他们提供了3个蔬菜大棚和11亩土地。
按照贵州省委的部署,从9月起,团贵州省委先后抽调29名机关干部组成4个工作组,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帮扶促进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务川县科学发展。
根据贵州省委下发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开展“四帮四促”活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要求,“四帮四促”即“帮助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
在团贵州省委干部眼中,贯彻落实“四帮四促”,对这个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山区农业县来说,最重要的一是产业发展帮扶,二是青年培养帮扶。
“自立自强中心”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突破口
务川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县,45万户籍人口中,外出务工人员达12万人,由此带来的留守学生管理问题,是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大坪中学是务川县留守学生比较集中的一所农村学校,留守学生比例接近40%。学校曾计划成立一个“留守学生托管中心”,解决一部分留守学生的实际困难。
到大坪中学实地了解情况后,团贵州省委书记马宁宇认为,仅仅建立一个“托管中心”,只能解决留守学生最基本的需求,但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还有所欠缺。
他认为,一个关爱留守学生的组织,除了硬件配备以外,在操作层面上具有可复制性,能长久地做下去,“用学生喜欢的实践手段,传授成长的道理。”
经过对留守学生、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走访,团贵州省委和大坪中学商议,共同建设“留守儿童自立自强中心”,通过亲近自然的劳动实践锻炼,帮助留守儿童树立不怕吃苦的劳动意识和自立自强的精神。
团省委出资5万元,建立3个蔬菜大棚,开垦11亩土地,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管理办公室和留守儿童兴趣爱好室。学生每周进行三四个小时的劳动,在农学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同时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生物学探索,收获的无公害蔬菜可以直接送到学校食堂,供大家食用。
按照预计,“留守儿童自立自强中心”一年能创造约6万元的产值,学校将这笔经费全部用于补贴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真正让留守儿童“留有所管、留有所学、留有所乐”,在进一步强化基层共青团工作基础的同时,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养殖户抱团理清发展思路
红丝乡是务川县经济发展最落后的贫困乡,全乡1.6万人中贫困人口达23%,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730元。红丝乡太坝村是一类贫困村,农民收入渠道单一,绝大部分村民都选择了外出打工。
团贵州省委副书记、帮扶工作组组长肖明龙第一次到太坝村时,听到最多的是村民对发展的渴望。
“我们这里养猪是远近闻名的,有的村民组每户人家都养了几十头,可以说,家家都是养猪专业户。”老村支书简圣长说,“市场和规模都上不去,发展几十年,几百年,都还是这个样子。”
“养殖户没有抱团发展,是个根本问题。”在听过村民的介绍后,肖明龙相信,成规模的养殖能帮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更快发展。
团贵州省委决定,捐资帮扶太坝村建立一个1000平米的养殖示范小区,团省委干部进行一对一的监督帮扶,每平米圈舍至少补助80元,同时依托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聘请贵州大学农学院科技专家作为帮扶导师团,为示范小区做跟踪服务。
村民简朝中等19位创业青年成为第一批重点帮扶对象。与此同时,太坝村成立青年创业就业服务站办公室,通过这个服务站,村里农户能收集创业项目、获取就业创业信息、借阅有关就业创业技能的图书。
由此,太坝村形成了“基金会(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服务站(太坝村创业就业服务站)+村党支部+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创业导师团”的帮扶模式。
目前,在1000平米的养殖示范小区的基础上,团贵州省委聘请专家,规划当地“猪粪—沼气池—蔬菜基地—养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在于立体供应,修建养殖场的同时配套修建沼气池,发展猪粪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渣用于改良土壤肥力-种植绿色反季节性大棚蔬菜-蔬菜下脚料喂猪的循环技术。
饲养方法落后、市场竞争混乱、圈舍建设不标准、沼气卫生设施跟不上、销售不能抱团等问题将随之解决。“我们没有理由再发展不起来了。”村民田洪友感慨地说。
团组织整合资源促加速发展
10月11日,团贵州省委牵头召集省、市、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遵义市召开了务川县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工作组听取了务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教育、扶贫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并对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沟通交流。工作组还深入到务川县的11个行政村,通过走访、座谈、与村组干部约谈等方式,认真听取村两委的发展思路,共同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发展出谋划策。
在团干部帮扶发展的思路中,发挥团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是最务实的办法。
今年旱灾时,团贵州省委将团中央支持的200万元抗旱救灾资金,除为9个市(州、地)各拨付5万元的“共青团送水服务队”工作经费外,其余155万元全部用于支持务川县开展抗旱救灾,总共为务川县落实抗旱救灾资金165万元,为灾民送水20余吨。
在智力帮扶中,团贵州省委组织“博士服务团”和青联委员等一批专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指导、帮助务川谋划大的发展思路,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现代化,研究适合务川县情的产业链,探索更加符合务川县实际的新路子。同时,通过帮助组织专题培训、种养殖专家跟当地农户“一对一”结对子、邀请专家讲授先进理念等形式,促进基层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确保帮扶效率提高。
在农村建设方面,团贵州省委以特色品牌项目“春晖行动”为载体,优先把务川县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全省计划,推动务川县偏远山村的小广场、小水渠、水泥硬化路建设,同时支持务川县学校开展“春晖感恩教育”活动,帮助学校丰富活动内容、扩大活动影响,并帮助解决活动经费上的困难。
马宁宇表示,团贵州省委将坚决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举贵州全团之力,智力帮扶为主,积极引资引智,切实帮助基层做工作、办实事、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服务基层和群众,帮助务川县提前实现“减贫摘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