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以下简称世博园)中国馆重装开馆迎接游客。新装修的中国馆共有12个功能齐全、设计时尚、装修考究的多功能厅,为会议、展览、庆典、促销、聚会、宴会、观光提供商务服务和餐饮服务。
此前,关于昆明世博园中国馆的闭馆装修,坊间流传着多种说法,中国馆将变身为“百姓婚礼宫”甚至“私有会所”等。人们担心中国馆的变身是“门票缩水”——过去100元门票可看的10个展馆将变为9个。世博园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馆的修缮和翻新是为了配合世博园旅游从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型升级,以重装为契机,将世博园打造成昆明新的城市生态旅游综合体。
此次争议,使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问题进入公众视野。有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节事选择在中国举办,大型节事旅游越来越常态化和规模化,并成为中国旅游的一种新业态。业界不仅要关注节事活动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更要关注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节事活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快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研究。
免费参观将是绝妙的营销模式
昆明世博园位于距昆明市区6公里的金殿风景区。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这里举行。作为中国政府首次承办的最高规格专业性世博会,昆明世博会一度成为昆明人的骄傲。昆明世博会结束后,园内场馆被整体保留下来,开了世博会历史上的先河,孕育了近十年来云南旅游业和商贸业的大发展,促成云南经济的一次大飞跃。
然而12年来,由于园区维护成本高,世博园的旅游收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中国馆的各项功能设备也难以满足游客需求。为此,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云南世博花园酒店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发起成立了昆明世博会议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对中国馆进行提升改造,用时3个月完成了改造装修工程。
“大型节事活动场所和资产的后期经营, 往往会出现业主经营面临困境的局面,因为资产过剩和游客规模递减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是不可调和的。”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班璇说。世博园和北京的奥运场馆虽然是集全国公共财力来建设的,但国人并没有享受到一次免费参观的机会。相当于自己出钱建了一个场馆,到最后还要买票进入参观。
“事实上,如果给国人免费参观一次的机会,不但是大型节事资产公权的实现,更是一个绝妙的营销模式。”班璇说。
大型节事的负面影响应引起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 大型节事的旅游品牌效应确实令人瞩目,但是大型节事的负面影响也应该引起足够关注。资料显示,为满足大型节事活动举办的需求,节事活动举办目的地往往投入巨资筹办,造成节事过后旅游供给相对过剩的现象。由于旅游业接待设施设计的上限是按照游客峰值来设计的,当大型节事的峰聚效应弱化或消失之后,旅游业产能处于过剩状态,会导致旅游收益陷入低谷。比如,昆明世博会后,饭店入住率大幅下降,酒店资产相对过剩。此外,由于大型节事活动的一次性和短周期性,其活动场所和遗址也成为最大的过剩资产。
目前,中国大型节事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主导、联合承办、联动开发;二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由于一些大型节事活动都带有社会公益性质,不管是哪种模式,政府在其中都担负着牵头和主办角色,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主体主要是政府。而活动结束后,对其场所和资产的承继者及经营者往往是企业。举办主体和经营主体前后不一致,易导致后期过剩资产处置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现资产流失或隐性流失,或者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
大城市和旅游城市需要专门管理机构
“中国通过世博会和奥运会积累了丰富的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经验,对大型节事活动实施了全程规划。但两地也存在一些不足,后期处置规划和预案规划的系统性和深度不够。”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田里说,比如缺乏对旅游后现象的预案、社区影响与应对预案、对经济市场的影响与应对预案、对文化的影响和应对预案等。
据悉,西方国家为了更好地管理节事活动,很多城市都设有专门的节事管理机构。例如,美国芝加哥市就设有市长特殊事件办公室, 管理一年一度的芝加哥节和其他各种政府及社区节事;在新加坡, 旅游局展览会议署承担了节事旅游宏观管理职能。
“节事活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多地要研究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加大对大型节事旅游后现象的管理与控制、过剩资产的妥善处置、以及品牌效应维护的研究。比如可以开发主题公园、主题场馆和主题广场等,发展旅游地产、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等。”田里说,“随着中国大型节事旅游的常态化和规模化,对于中国的大城市和旅游城市来说,专门的管理机构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