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走基层·百姓生活实录

走进博物馆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 辛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22日   11 版)

    在咖啡馆里会友,张鹏一抬头,两位美女走过,冲他微笑点头,张鹏点头回礼,表情茫然中带着喜悦。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有一次他坐地铁,一个小伙子站起来给他让座,搞得他一头雾水。

    张鹏今年28岁,有人称他为“朋朋”,是同仁堂旗下某公司办公室主任。9年来,每到周末,他就游荡于北京三大博物馆志愿当解说员,粗略一算,已经讲了近1600场,接待了近20万名游客。

    平时出门在外,总有陌生人跟他打招呼,他很享受,也很开心。“这座城市认可了我,我也找到了价值。”他嘿嘿一笑。

    他的理想是希望更多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看到生活美的一面。

    与志愿讲解结缘,是在一个失意的下午。

    张鹏是陕西渭南人,从小喜欢历史,梦想是上北京大学。2002年,他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开学后稍有失意,常想着回家复读。一天下午,他突然想去国家博物馆,看看金缕玉衣到底什么样儿。溜达一下午,一转头,发现国家博物馆正在招聘志愿讲解员,他当即报了名。通过招聘考试后,他成了国博的志愿讲解员。

    “其实,我当时也有私心,我学的是社会学,想把这里当成社会实践的平台。”他平时在学校背台词,周末上岗。

    刚开始,他和志愿者们没少闹笑话。有一个学历史的志愿者,讲解的时候从不看观众,只盯着柜子,刚开始身边还有20多个人,走着走着就剩下一半了,讲到最后身边就剩下一个人了。张鹏的日子也不好过,很多专业的观众,常常问得他满脸通红。

    时间长了,他慢慢熟练起来,得到的快感也越来越多。“平常补充了很多知识,感觉很充实。每次讲完了,当掌声响起来,那种满足感很享受。”张鹏说。

    有一次,一位父亲陪着一个智障的儿子来参观时,张鹏正在讲解一件青铜器。他问观众,这是做什么用的?

    没人回答。

    智障的小伙子大喊:“做饭的。”

    小伙子答对了。张鹏让所有的人为他鼓掌。参观结束的时候,这位父亲把他叫到一边,说:“谢谢你小伙子,我的孩子和我的家人好久没有像今天这么快乐了。”

    张鹏的微博也在记录点滴快乐:“今天讲解最开心的事,两位带着孩子的母亲中途加入,临结束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在我走出展厅后追过来,什么话也没有说,塞进来一盒果粒多,呵呵,温暖。”

    张鹏说,他想让观众多看到美好的一面。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上面涵盖的历史文化艺术信息,只有认真地学,仔细地看,才能知道它的美,而且越看越美。2006年的冬天,国家博物馆闭馆整修,他又去了世纪坛和首都博物馆。

    张鹏认为,博物馆也是培养公民意识的舞台。

    “每次带小朋友们参观,我会告诉他们为什么乘坐扶梯要向右站,为什么在展厅里要轻声细语,为什么要尽量离开玻璃展柜一定的距离,为什么饮料应该在展厅外面饮用完。国人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传统较西方而言,需要培养,慢慢改变,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带着一份尊崇与敬意走进博物馆的。”他说。

    很多观众也被他感动着。网友肖老骠说:“ 一个小小的细节看出一位向导的职业修养,义务讲解员朋朋在后宫给孩子们讲故宫里第一盏电灯的故事,他不仅把导游小喇叭关掉,而且做手势让孩子们小声嬉笑,不要打扰正在参观的游客,就像别打搅正在休息的宫女和妃子。”

    9年来,身边人很不理解他。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周末当家教,他周末做志愿。“不挣钱的事,你怎么这么带劲?”他老爸也有这个疑问。

    有一次,有个小伙子问他:我能雇您吗?张鹏哈哈大笑。

    年轻人很少去博物馆,而且即便去了,也不守规矩,这让他很生气。在一次希腊文明展中,很多高中生看了裸体雕塑后,在本子上留言,最后几页都是脏话,张鹏看了很心疼。“年轻人应该多接触博物馆,吸收祖先留下的文明。”张鹏这样认为。

    “当下年轻人接触了很多不好的信息。去博物馆接触美的东西,让自己了解历史,更热爱生活。”他说。

    周末或假日,张鹏经常走进学校,为大中小学生作报告。接下来,他想给孩子们写有关博物馆的书。在博客上发了两篇,反响热烈, 第一篇《冬天的紫禁城有暖气吗?》就有十多万的点击率。

    他在文章里写:北京冬天非常冷,跟随朋朋哥哥一起参观故宫的小朋友们都穿得特别暖和,但是当我们走到有些宫殿里面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和户外没有差别,一样特别冷。那么,住在这些宫殿里的皇帝、皇后、小皇子们冬天怎样取暖,才不会感觉那样冷呢?

    有读者打来电话,一个一年级孩子,听妈妈念了他写的第一篇后,说了两个字:神奇。小朋友对博物馆和历史有了兴趣。

    现在,他已经有了大批的粉丝。也有人很担心,朋朋能讲多久?

    他通常会让人看看他微博的签名:终此一生以博物馆为爱好。

网络时代的全民追逃
没有生命敬畏,何来校车优先
走进博物馆的年轻人
“校车”入选2011互联网十大热词
大庆副市长微博帮助“清剿火患”
北京天安门地区增配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