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项目是生产一种有机食用油,这种油是用产自南方悦子树上的果子制作的,而上等的悦子果需要10年的生长期,所以产量也会受到限制,这种食用油很环保,适合孕妇使用。”乐杯悦子油的项目负责人周阳志边喝着咖啡边向商克伟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听完介绍,作为创业梦工场的合伙人商克伟提出了一些看法,比如他建议周阳志走高端营销路线,用限量发行的方式出售悦子油等。
在咖啡馆与合作者见面谈项目似乎很平常,但在位于北京中关村的车库咖啡和3W咖啡就有点与众不同,它们是专门为草根创业者创办的,创业者不仅常驻在这里办公,并把这里当做与投资人合作对接的窗口。
提供办公场所和交流平台
车库咖啡位于海淀大道的繁华闹市,绕过一家小宾馆,上到二楼,一张车库咖啡平面图映入眼帘。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当晚沙龙活动的安排,同时也写明了在此只需买一杯15元的咖啡即可享受一天的免费办公条件。
第一次来“车库”的人一般都会先点一杯咖啡,常来的人不点咖啡,带了杯子就可以自己倒免费的柠檬水喝。入口的左侧有一块招聘墙,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合作招聘信息。
这个将近800平方米的大平台完全没有隔断,一张张办公桌椅整齐地摆放着,平台正前方有一个小舞台,是用来定期举办一些创业主题的沙龙和培训讲座的,这里还为创业者准备了3个小会议室和一个较大的会议室。10点多,来这里办公的人陆陆续续多起来,一个团队成员到齐后就迅速到小会议室开会去了。
“为了避免一个团队占用会议室时间过长,我们设定了10元一小时的规定,价格不贵,只是一个提醒价,也是希望这些资源可以让更多团队分享到。”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解释道。
与“车库”共享办公不同,3W咖啡的对接方式更偏向于给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提供交流平台。每周四的中午12点是“投资人下午茶”时间。刘登平是百安居网的CEO,他手里拿着用红色纸板做的“A3号”标签,在二楼窗户旁的位置上一边喝茶一边等待着投资人的接见。
刘登平是一周前在网上用微博私信的方式报名参加3W咖啡的“投资人下午茶” 的,他说:“我来这的目的是想与投资人沟通交流一下,并不指望能融到多少资金。主要是找人脉关系和资源。”他认为,融资不仅是融资金,也是融资源。
投资人一个下午大约需要谈6~8个项目,但有时候因为不请自来的人多,就会延长不少时间。“我们给筛选后来的项目用A类标签排序,临时来的用B类标签排序。”3W咖啡馆股东之一马德龙表示,“能够被看中的项目基本上都属于TMT(电信、媒体、科技)类。但是产品形态不完整或只是一个创意、纯营销类以及传统行业中投资资本大的项目都会被淘汰。”
寻找项目和灵感的归属地
“共享办公、服务草根创业者是开这个咖啡馆的最初梦想。”苏菂表明他的经营理念,而他选择咖啡馆这个形式是因为它的包容性,便于拉近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距离。作为咖啡店的老板,和创业团队交流是苏菂每天必做的工作,当有些项目负责人的想法很不靠谱的时候,具有创业经验和投资经验的苏菂会友善地劝他们:“兄弟,换个项目吧!”
来“车库”办公是大部分创业团队的目的,可以节约创业初期成本,但也有一些人是来这里寻找创业灵感和感受创业氛围的。“车库”大平台坐着一位老先生,姓于,今年66岁,是从西城区赶过来的,听说车库咖啡是为创业者提供帮助的,就来为自己和孩子踩个点儿,“自己和孩子都有创业意向,但是觉得思路不够开阔,想来找找灵感。”于老先生一边翻看着从“车库”书架上拿的书一边说。
“车库”里有一个小图书室,书架、桌椅一应俱全,“这里的书都是互联网行业里创业成功人士捐赠的,他们作为前辈知道创业需要哪些知识,就会带一些书过来放着,大家都可以翻阅,找找灵感。”苏菂说。
3W的“投资人下午茶”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互相交流意见,促进项目的发展。“投资人和项目都是要经过我们联系和删选的,邀请的投资人一般都是我们交流过的朋友、业界名人,有时候我们股东也会来做投资人,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项目。”马德龙解释道。
随着口碑的传播,有不少二线城市如银川、长沙等地的人会专门来3W蹲点,他们带着五花八门的项目来找合作对象。3W咖啡的负责人宋永军无奈地说:“我们也不能赶他们走,可是有时候又不得不和他们解释。”
有一个是海外拓展项目的负责人在“投资人下午茶”时间没有预约就直接来了,他说:“我没报名,临时来的,就是想来碰运气,能不能合作都不重要,交流一下就行。”
已经进行了8期的“投资人下午茶”活动,目前已经促成了两个项目的成功融资。但这只是3W的其中一个活动,“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沙龙,这个月我们的主题是电商。另外,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这做小型的媒体见面会、发布会。”宋永军解释说,由于场地比较小,来听沙龙的人需要通过微博私信报名,但每次都还有很多不请自来的人。
赢利方式需要探索
创业团队之间的交流在“车库”是最频繁不过的事了,互相介绍自己的项目、产品,天使投资人在这里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认真爱”项目负责人刘祉錆说:“‘车库’太开放了,在这里交流,赞美的话可以不用听,但对项目产品提出的意见,每一个字都要记住。”
刘祉錆是个典型的“创业控”,多次失败,多次再创业,他来“车库”已经4个多月,是这里的“常驻”项目之一,“我们都是基于兴趣才来创业,在这里都是初期创业者,容易产生共鸣,交流起来像和自己的亲兄弟说话一样。”
廉价的咖啡、餐点与大量的水电支出,让车库很难保持收支平衡。高成本的投入也让“3W”始终处于亏本状态,但他们表示会坚持经营下去。
苏菂说,来这的95%都是有创业意向的,他希望用公益的心态来创业,用商业模式去运营,盈利方式仍在探索中。“现在收支基本上能持平,但这没算折旧和我的工资。”苏菂平静地说,他并不急于追求咖啡馆的盈利,但也希望能寻找到合适的方式,让咖啡馆盈利并能支付自己的工资。
在“3W”中,每次的人均消费基本上不到100元,加上翻台率低,宋永军认为在短期内很难盈利,“但作为互联网交流平台,‘3W’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这能让大家有种归属感,我们已经开始筹备深圳和上海的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