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走出去”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如今,中国已是国际投资市场的重要角色。趁着金融危机的当口,不断的大手笔购并,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力量,也令全世界侧目。然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成为成功的跨国公司仍是待解的课题,即便是以国家为依托的中央企业也不例外。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央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央企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营业收入3.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8%。其中,中航工业成功收购全球第二大通用飞机制造商西锐公司,中国化工成功收购全球第六大农药企业,中国建筑合同额19亿美元的美国巴哈马大型海岛度假村项目正式开工,中国联通与242个国家和地区521家运行商开通国际漫游业务。
也不全然是好消息。由于利比亚的乱局,几十个中国在利企业工地遭到抢劫,直接造成大量损失。虽然通过成功实施大撤离,在利人员安全归国,可是那里的项目几乎全部停工。其中,中国水利水电、葛洲坝和中国铁建等公司的合同额数以十亿计。尽管国务院国资委采取了一系列财产保全措施,但是未来的风险仍然难测。
缅甸密松水电的意外搁浅也是一大打击。这个中国目前最大的海外水电投资项目——投资额高达36亿美元,于2009年开工建设——由于受到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群体的纠葛,突然遭缅方单方面叫停。其总统吴登盛9月30日向国会发表声明,称根据人民意愿在本届政府任内搁置兴建中缅合作的密松电站项目。之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立即表示欢迎。
显而易见,随着中国企业日益融入到国际化大潮中去,收益和风险都在大幅度地迅速增加。对形势的错判、意外的事件等都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背负着全国人民希望的中央企业“走出去”更需要慎之又慎。
现在看来,中央政府正在两手抓:一是服务,努力完善对外投资服务的保障体系,加强对外投资的宏观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推动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有效防控各类投资风险;二是监管,落实境外资产经营管理责任,加强境外投资、融资、产权、资金、合同等重大事项管理,开展境外业务与管理状况定期审计。
8月23日,商务部和国资委联合还签署了《商务部国资委协作备忘录》。备忘录强调,在“十二五”期间建立更为紧密长效的协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并规范中央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建立健全对外投资合作管理和境外国有资产、投资和产权管理、社会责任等制度体系,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等。
当然,“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最终还得看它们的表现。有央企的领导已经指出,根本大计是如何让中国的经商环境更健康、更干净,减少企业的寄生行为和机会主义。“中国社会必须给自己的企业更大的压力,让他们诚信守诺,这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企业能走多远。实际上,国际化只是企业的延伸。内功不行,走到哪也立不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