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成都军区某红军师政委何云峰、副师长张化民带领师团领导和机关干部一行8人,以普通一兵身份下到基层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练、同娱乐,在全军首开干部下连队当兵先河,毛泽东主席曾多次表扬说:“这样,我们的军队就是永远打不败的军队。”
同年9月,总政治部总结推广该师经验,称干部下连队当兵制度是我军“建军史上的一大创举”。
今天,这个“创举”还管用吗?
老兵潜水基层,寻找带兵之道
如果不是到一个连续4年没有被评为先进的连队当兵,该师高炮团政委崔昌国也许至今还没找到导致这个连队落后的真正原因。
该师的传统是:下连当兵的干部一律称“老兵”。11月下旬,崔老兵到二连当兵的那天,连队就因队列行进番号声不响亮被通报批评。当兵结束时,崔老兵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短短半个月,这个连队就有6次被上级通报。令他大惑不解的是,连队受到机关通报批评的多是诸如内务卫生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们那么多的优点咋就没人表扬几句?机关老是拿连队的小毛病说事!崔老兵,你说战士们还有啥子积极性?”和崔昌国抵足而眠的张老兵终于憋不住了,倒出了积压在心头的怨气。
带着问题下连当兵的该师装甲团政委李斯唯发现,基层官兵的学习笔记本改版了,长高增宽加厚了。班里战友告诉李老兵,这样做是防止本本多了易丢失,由于学习任务重、上级检查多,连队干部不得已想出了这个两全其美的“高招”。
当兵刚一周,李老兵就收到3本“口袋书”,战友们口袋里都被撑满了。他仔细翻看,发现“口袋书”真正属于应知应会的内容不多,而战士们却要在训练苦之外承受背记之苦。
该师政治部主任黎召阳下连当兵时也碰到过类似情况,他所在的连队竟然超编了两名兼职文书,分工负责收发文电、对口迎接上级检查。调阅文电收发登记本,黎老兵才知道,一个连队4个月内竟收发300多份文电。
潜心当老兵,发现真问题。近年来,该师下连当兵干部先后发现和解决了300多个制约基层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随着新装备陆续列装部队,下连当兵的干部还以其自身的特殊优势,成为基层部队开展新装备训练的小教员、排头兵。
真情融入,方有和谐
11月21日,该师师政委陈国朝戴着列兵军衔、背着背包走进了装甲团二连二班。
陈老兵果然有老兵范儿,学习、训练、站哨、帮厨、出公差,一样不拉,还给训练受伤的同班战友黄道洪按摩。
几天下来,师政委与普通一兵的距离没了,同班战友都愿意和陈老兵聊天了。
班里战士贺建工作非常出色,可年终连个嘉奖也没有。陈老兵聊天时问他:“你不想得到优秀士兵奖吗?”
“喜报是要送到镇上的,父母脸上多有光啊!陈老兵,你说我咋个不想呢?就是得个连嘉奖也光荣啊!”
贺建有个双胞胎弟弟患有小儿麻痹症,他怕说出来别人看不起,父亲担心影响他的前途,特意在县城为贺建购置了房子。他本打算退伍回家创业,却因部队建设需要,留下来选取了二级士官。
这样的心事,入伍将近两年,贺建连自己最要好的班长也没告诉。见陈老兵待战友情同手足、亲如兄弟,贺建才把这些“在心里压了好久”的事讲出来。
离别合影时,战友们特意给陈老兵留出“首长”位置,可陈老兵就是不肯落座,硬是把“首长”位置让给即将退伍的老兵,自己则站在老兵身后。
在该师炮兵团红三连的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53年前,首创下连当兵的老政委何云峰正蹲在一个土坎上和连队官兵开“诸葛亮会”。这张图片最打动人心的是,每名基层官兵所处的位置,都高于蹲在画面左下方的何政委。
何政委仰视基层官兵的目光穿越时空,仿佛在启示每一个带兵人:看战士的角度决定对战士的根本态度。
上世纪50年代,官兵思想单纯,很容易坐到一条板凳上掏心窝子,而今面对个性独立的“80后”、“90后”战士,下连当兵的领导和机关干部还能走进战士,与战士和谐相处吗?
“当然能。只要融入真情,坦诚相待,战士就会把你当兵看。”多次下连当兵的该师师长胡中强体会非常深刻,他说:“以兵为友,拜兵为师,是填平心理代沟、拉近情感距离的有效办法。”
每次下连当兵归来,该师的师团领导和机关干部都会聚在一起,坦诚交流与战士相处的幸福与快乐,相互询问:“你有几个兵朋友、兵师傅?”
“近年来,红军师能出色完成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抗震救灾、‘西南使命-2011’演习等16项重大任务,与这样和谐的官兵关系分不开。”该师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