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1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胶水中毒事件又见地毯式治理

胡印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16日   02 版)

    连续几个月来,广州市30多名鞋厂、皮包厂的打工人员被陆续送进了医院,他们的症状相似,目光呆滞,大小便失禁,双手发抖,记忆模糊,被确诊为二氯乙烷中毒,也就是胶水中毒。据披露,胶水中毒事件曝光后,广州白云区实施地毯式专项整治。辖区内无证照皮革类企业予以取缔,有证照的企业,要严格落实达到职业健康生产条件,一些工厂已经关闭。(《北京晨报》2月15日)

    这些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打工者真是可怜,此前的道路既无从选择,生命的蒲公英落到哪里就在哪里滋长,很难自主、自为;而以后将会怎样,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下一处打工的地方究竟如何,谁也说不上来。前路茫茫,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太多,他们改变处境的希望到底在哪里?当地有关部门每每于事发后实施的地毯式专项整治,能让这些可怜的打工者免于被伤害的命运吗?

    据调查,广州30多名中毒的打工者,全部散落在白云、荔湾二区37家用人单位里面,其中35家为无牌无证私人小作坊。这些小作坊的存在由来已久,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更不是什么隐藏得多深的秘密场所。多年以来,这样的小作坊一直在生产。可以说,这些地方生产的节奏,与有关部门整治的频率大体上合拍。有关部门查得紧时,就消停一阵,一俟风头过去,又继续开张。

    那么,轰轰烈烈、大动干戈的地毯式整治为什么难以奏效?一者,这种整治往往具有突击性、随机性,唯有等到出事了,或者领导重视了、舆论关注了,才急急忙忙严厉打击一番。整治既因事而起,事过之后,当然很快会死灰复燃,要么易地再干,要么原地复生。因此,乍看起来效果明显,却并不能从根本上铲断黑作坊肆意作恶的土壤。这些年来,类似的情况公众见得实在太多了。

    再者,缺乏长效机制的配合,突击整治即便再严厉,也很难实现长期无虞的治理目标。如果相关部门平日里有良好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能够定期检查、及时纠正、及时处理,那些无牌无证私人小作坊也不会如此置工人生命安全于不顾。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无缝隙的日常监管,远比地毯式的突击整治效果更好。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不能总是以牺牲打工者生命健康为代价来实现。

    这些年来,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惯例,每有恶性事件发生,监管部门一定会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诸如广州白云区此番的“地毯式整治”,这样的刺激式反应固然很有必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不法行为的发生,但是,总是这样做,在执法者那里,容易形成突击执法依赖,甚至是行政懒政;而在黑作坊主那里,则容易形成某种条件反射般的应对之策。

    时下,企业缺工、招工难的现象十分普遍,与此同时,侵犯劳工权益的现象也相当普遍。令人担忧的是,这两种现象往往互为因果、互相强化,因为缺工,所以往往拼命压榨工人;因为劳工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所以招工愈来愈难……凡此种种,成为中国制造语境中始终纠结难解的一对“冤家”。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监管部门必须转变治理思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能再头疼医头了。

分享到:
当上海的生活成本高过纽约
别盲目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国际化办学招来一地“野鸡”?
见义勇为评比不该有傲慢与偏见
胶水中毒事件又见地毯式治理
“先看病后交钱”能走多远
酒驾一并“追责”同饮者并无不妥
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