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2月2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80.5%受访者担心偶像剧泛滥误导青少年

民调显示,早恋、拜金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偶像剧对青少年三大负面影响

本报记者 向楠 实习生 邢赫男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23日   07 版)

    漫画:CFP供图

    时下,各式各样的青春偶像剧越来越多,受到青少年追捧。不过,一些人担心,其中部分劣质偶像剧可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21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80.5%的受访者担心偶像剧泛滥误导青少年,仅4.6%的人表示“不担心”。受访者中,80后占37.9%,70后占36.4%。63.5%的受访者是家长;92.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看偶像剧。

    受访者对当前偶像剧的印象:泛滥、老套、粗糙、恶俗

    谈起偶像剧,家住河南洛阳的杨女士气不打一处来。杨女士的女儿今年刚上大学一年级。只要放假在家,女儿就在电视或电脑上没日没夜地看偶像剧,经常看得“走火入魔”。

    “偶像剧对女儿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杨女士说,女儿现在只关心哪个明星更帅、哪个明星有什么花边新闻,对大到社会时政新闻,小到家里琐事都不感兴趣,而且和长辈没有任何共同语言。春节期间,社区里有社火表演,她想让“三天不出家门”的女儿去看看,和街坊邻居也接触接触,但女儿一口回绝:“社火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在家多看两集偶像剧。”

    “拍偶像剧的钱拿去捐助希望小学,救助几名贫困学生多好啊,就算放在银行存起来也行,不要拍出这些劣质偶像剧毒害下一代。”杨女士说。

    江苏太仓某中学高三学生宋君告诉记者,她身边沉迷偶像剧的同学不在少数。令他们沉迷的内容,无外乎是偶像剧里的帅哥、美女,以及发生在这些帅哥美女间的王子与公主式的爱情故事。

    宋君说,一些人不但爱看偶像剧,还喜欢模仿,拼命让自己变成偶像剧中人物的样子。有些女同学,整天都在讨论要找一个像某部偶像剧中男明星一样帅的男朋友,要买某部偶像剧中女明星穿的衣服。而且,为了追求明星般的好身材,因过度减肥而得胃病的女同学也大有人在。

    受访者对当期社会上流行的偶像剧印象如何?调查中,70.5%的受访者认为“太多了,大有泛滥之势”,63.6%的人认为“剧情大同小异,十分老套”,50.3%的人选择“粗糙”,43.0%的人觉得“恶俗”,22.0%的人觉得有些“消极”。相比之下,仅有5.8%的人认为当前的偶像剧“精致”,5.2%的人选择“积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指出,对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偶像剧,我们不能一棒子都打死,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部分偶像剧传达的信息不够积极,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对于偶像剧对青少年的危害,知名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主任梁明教授有着很深的体会。梁明告诉记者,他女儿今年12岁,经常看偶像剧。有一天,女儿突然告诉他,长大了不结婚,因为她从很多偶像剧里看到,结了婚的反正也会离婚,没有好结果。

    “影视剧特别是一些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偶像剧,只要它们播出来,就会有教化和传递价值观的功能。但现在我们只把偶像剧当娱乐工具,基本忽视了它的教化功能。这将带来许多非常严重的后果。”梁明说。

    早恋、拜金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偶像剧对青少年三大负面影响

    调查中,60.2%的受访者认为偶像剧泛滥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更大,仅4.0%的人觉得正面影响更大,18.2%的人选择“正负面影响相当”。

    当前流行的部分偶像剧给青少年传递哪些不良信息?调查显示,获选率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早恋(77.0%)、拜金(73.9%)、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73.0%)。其他还有不劳而获(55.4%)、无责任感(48.1%)、不良是非观(39.8%)、色情(33.6%)、暴力(33.9%)、吸烟(27.0%)、吸毒(19.6%)等。仅2.4%的人认为“没有传递任何不良信息”。

    新浪网等媒体曾报道指出,一家舆论调查机构2008年对英国2000名16~24岁的青少年调查发现,69%的被调查者称自己“是性狂热者”。而对这些受调查者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英国当时热播的电视剧《皮囊》(一部英国青少年成长剧,以描写自由奔放的性生活、吸毒、派对文化而著称——编者注)。调查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坦言,曾在聚会中模仿《皮囊》中的人物发生过性行为。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黄洪基教授指出,现在许多流行的偶像剧在人物塑造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许多人物形象塑造得不成熟、不切实际,而且在一些人物身上很难找到积极向上的闪光点。在这种偶像剧人物的影响下,部分青少年会变得容易脱离现实,喜欢做白日梦,梦想着一夜暴富或者成名,进而导致浮躁的心理在青少年中蔓延。

    孙宏艳认为,对于青少年特别是十二三岁的青少年来说,偶像剧对他们有天然的吸引力。同时,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的判断力较弱,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客观,很容易将剧情内容和现实生活混淆。一旦剧中的明星扮演的是一味追求高消费、私生活混乱、好吃懒做的负面形象,他们就可能认为自己也应该过那样的生活。

    为何当前青少年影视领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梁明认为,当前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劣质偶像剧,关键原因是现在的影视剧行业没有准入限制,只要有钱就行。由于没有基本的行业底线,现在许多人在拍摄影视作品时,脑子里根本没有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识,什么赚钱就拍什么。反观一些还算不错的青少年影视作品,好不容易筹到钱拍了,结果常常是因没有足够的宣传经费而在市场上受冷,很难收回成本。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耐心地创作好的青少年影视作品了。

    “正是这种一切以利益为中心的畸形市场,使得当前青少年影视领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越是迎合低级审美趣味的作品越能赚钱,越是内容积极向上的作品越没有了市场。”梁明说。

    调查中,73.0%的受访者期待创造更多积极向上且更具观赏性的青少年影视作品,63.7%的受访者主张监管部门严格审查。

    受访者的其他建议还有“建立影视剧分级制”(58.4%)、“减少孩子学习压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58.0%)、“父母应为孩子把好最后一关”(28.1%)。

    梁明指出,要解决劣质偶像剧毒害青少年的问题,首先应规范影视剧内容;其次建立影视剧准入制,对影视剧创作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进行规范;另外,应支持一些好的青少年影视作品,给它们搭桥铺路。

    黄洪基认为,电视台等媒体应具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将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使命之一,多树立和宣传像姚明、刘翔那样的正面青年偶像。

    “应建立青少年研究专家参与青少年影视剧作品创作、评审的长效机制。”孙宏艳指出,相对于专业的影视剧制作人员,青少年研究专家在青少年法律、利益和成长规律方面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参与能帮助专业的影视剧制作人员把握青少年影视剧的创作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文还担心,不只影视作品,当前我国适合青少年的各种文学、戏剧、歌曲等都越来越少。“人人都说现在的小孩是宝贝,那为什么适合青少年的精神食粮却越来越少?这是整个社会都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分享到:
爱情工具书热销 仅19.2%的人觉得有用
80.5%受访者担心偶像剧泛滥误导青少年
别让中国孩子成为“最缺故事的一代”
网友建议
不给消防车让道应判违法
智能录音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