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打扮时尚体面的小伙子与几个同伴走到KTV旋转门前,犹豫半天还是没有勇气推门进去。问他为什么?小伙子回答说:“再打扮,一说话还是能听出我们不是城里人,KTV不是我们该去的地方。”
云南省政协委员赵惠昆对偶遇的这一幕印象十分深刻。在走访了多个农民工聚集的工地和单位,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调研后,他最终形成了提案《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是当务之急》,建议设立“农民工活动日”,试点“工友活动中心”,打破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孤岛化”现象。
赵惠昆之所以将目光投向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庞大群体,缘于他受邀参加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在这次活动上,云南省各级团组织去年完成的一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调查报告引起了许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关注。
云南省政协委员、团云南省委副书记陆平也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提交了提案,建议从制度、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多方面打破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壁垒”。
农民工“过得有生活无文化”
这份《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对城市精神文化生活的参与度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民工月收入在1200元到2400元之间,51.1%的调查对象每月文化消费在30元以下,闲暇时间主要做的事排在前三位是听音乐、看电影或看电视、睡觉。
一位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表示,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的乡土味渐渐消散,有的甚至在城里长大,行为打扮与城里人无异;他们对手机和电脑和互联网并不陌生,思想较开放,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但长期以来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受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的限制,在住房、生活成本、子女上学等问题上的困扰更大,无法全面参与城市精神文化生活。
《报告》显示,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有一定时间参加精神文化休闲活动。但其所在企业提供的文化活动中,内容丰富和基本能满足需要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2.7%,没有提供任何文化活动或内容单一、贫乏,不能满足需要的占47.3%,工青妇等组织在企业特别是两新组织中的覆盖还不够全面,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城市里的文化活动设施也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社区的文化活动较少且不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已有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没有被充分利用。
《报告》中说,新生代农民工80%没有参加过任何与他们有关的组织,参加频次最高的组织和活动是同事中的兴趣爱好团体和老乡会、同学会开展的活动,打工者协会、民工协会、维权性质组织等接触较少,参与较少。他们中大多数与城市居民没有交往,生活封闭、“孤岛化”。
调查还显示,专业技能培训是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最需要的文化活动。他们希望参加的文化活动排名前三位的是看电影看演出、参加知识技能培训、参加文体类比赛或文娱活动,而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是近期最想实现的愿望。
政协委员建议设立“农民工活动日”
农民工杨与仓说:“我们有强烈的参与城市文化精神生活的愿望,要是在工作之余,大家能有一个平台聚在一起,多一些群众性的文化联欢活动,定期搞活动,让爱好相同的人一起聚聚、聊聊天,那就好了。”
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为像他一样身处闹市、内心寂寞的人鼓与呼,倾听他们的利益诉求。
《报告》指出,目前云南省农民工总数约为600余万人,其中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占60%以下,他们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团云南省委副书记陆平认为,户籍歧视、收入低、市民化成本高和机会不平等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制度、经济和社会“壁垒”,首先应从提供便利的户口登记制度、帮助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和确保子女接受正常教育入手,减轻农民工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
“心理和文化素质差异是阻碍他们融入城镇的‘精神壁垒’。”陆平说,要消除障碍,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办技能培训,为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创业辅导,进一步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影视场所、图书馆、社会区文化活动室和民俗广场等都应该推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和需求的服务。
赵惠昆也认为,可以考虑开设外来务工人员交流活动场所或“工友活动中心”,不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并利用这个平台,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更多社会公益活动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责任感和融入感。
他还建议设立“农民工活动日”,商请各用工单位为农民工放假活动一天,举办相亲活动、展播电影,开展各类文娱活动。
“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工作者进驻到农民工群体中去,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帮助他们调动社会资源,破解农民工的‘文化之渴’。文化部门要用‘播种’的方式培育新生代农民工艺术组织和农民工文艺骨干,扶持新生代农民工用工单位自办文艺表演团体,鼓励农民工自发组织打工者艺术团、秧歌队等组织。”赵惠昆说。
陆平认为,团组织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大有可为。他表示,将加强在“两新”组织中的团建工作,广泛宣传、主动靠上去,调动企业的建团积极性。在已完成群团组织建设的“两新”组织中,不断加强群团自身建设,确保制度、活动、经费、阵地等的落实,立足服务企业,着眼于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