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04月0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最后的尊严

毛利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04日   04 版)

    《入殓师》【电影】

    小林大悟失业后,他和妻子回到山形县的老家,读报时看到“旅行启程助理”的招聘广告,以为是导游工作,便前往应征,后来才知道对方征的是礼仪师(入殓师)。大悟慢慢透过工作,对生命产生更深的体悟,也因此鼓起勇气面对失落已久的亲情。

    我快30岁了,要是说起什么能让人惊讶的事,就是到现在还没见过一个死人。不是因为亲朋好友们都长寿,总有几个老太太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孔子语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个小偷终有一天被抓住。然而人死了,我母亲说,总归跟你关系也不是很亲,不参加也罢。从小这么逃了多次,脑子里对“死”这个字,已经贴上可怕的标签。

    那怎么不可怕?我母亲参加完葬礼,回来总要绘声绘色讲一番,比如那个年轻人的样子实在恐怖;或者说到另一个车祸不幸身亡的远房亲戚,一群人看完,个个都难过得胸中像被人捣了两拳。中国人的死,逃不开一层特殊的可怕意味。不知道是不是太怕死,不管仪式怎么隆重,陪葬品怎么繁杂,都不能掩盖其令人后退三步的可怖。这种可怖包括那些反复被搬上银幕的鬼故事,还有各处坟场的离奇传说,更有僵尸吊死鬼等一起涌上来的传统角色。一个从小浸淫在这种死亡文化里的人,当然恨不得能跟死这样的事,干系摆脱得一干二净。

    这种情况下,看《入殓师》,大半都是出于好奇,好奇到底别的国度里,死是一门怎么样的艺术?我两次看这部电影,两次从头哭到尾,且数度哽咽到抽泣。虽说这本来就是一部引人大哭的电影,但难得的是,它一点都不灾难。片子讲述的事情并不复杂,入殓这个词现在国内似乎不太用到,起码火葬场里为死者整理仪容的工作人员,冠名自己为化妆师。看过一个写这种角色的短篇小说,主人公被描述得既冰冷又怪异。这似乎是绝大部分中国人对殡葬业从业人员的固有印象。我母亲有个同事,丈夫是火葬场司机,有一天来家里玩,他走了以后,全家紧绷的神经都放松下来,开始忙忙碌碌擦洗这位特殊行业工作者坐过的凳子,用过的茶杯,唯恐沾染上一丁点死亡气息。

    《入殓师》里初入行的小林面临的也是此种待遇,自己内心作呕,旁人冷眼嘲讽,妻子离家出走。气氛跟影片中的隆冬时节一样,没有消减的意味。

    是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那就是当死亡这件事,忽如其来降临身边至亲时。片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死者入殓的场景,几乎每一个都感人至深。掉的眼泪倒不是因为害怕,看到人死后亲人们的表情,难免感动到无以复加。不管此人生前如何,他到底是死了,冷冰冰放在你面前,没有回天之术,一切无可挽回。世俗印象中的死,到此就是完结。

    入殓师的工作,便是能让死者焕然如生,跟亲人们做一个美好的告别。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母亲,遗像年轻和蔼,正当中年,一揭开白布,是一个最恐怖的与死亡挣扎的场景,她的嘴还未曾合上,仿佛还有什么话没说出口,已然香消玉殒。谁也不希望最后一面,呈现的是这样的惨状。就像谁也不曾料到,一个仿佛不被人在意生死的人,死了之后会有这么多人为他惋惜。所以第一步是不要这么草率死去,第二步是当死亡无法避免时,务必还给活人们一个美好印象。

    关于死的这最后一点艺术,在中国,那是传统的寿衣多少具,花圈多少具,但真正留给遗体的尊严,少之又少。国人们更敬重灵魂的力量,至于遗体,涂点劣质胭脂已经算是美化遗容。人人都想这恐怖的一幕赶紧过去,好缅怀那个记忆中的母亲。然而我还是愿意,在死后消失前那一刻,我并非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让家人难以接近,我还像以前那样,不过是睡着了一样。这样的幻象,是入殓师留给死者最后的尊严。

    可惜的是,尽管电影大热,这样的职业恐怕还难以在国内真正为人所接受。不知道等到我将死之时,事情会不会有所改变。20岁时,我惧怕衰老,根本无法想象50岁的自己该怎么活。但有一回去非洲,看到茫茫草原上,一头白发的白人妇女开着一部越野车,潇洒自如奔走在乡间的烂泥路上,内心顿时有了希望。而看完《入殓师》后,我对死亡又有了一点希望,那其实可以化作一门艺术,一门有关温柔与爱的艺术,当不可避免的死亡降临周边时,总希望也有人温柔地翻过了那尊遗体,给他人生最后的一点自尊。

    相关文章:

    清明·长别离

    生死这一课

    夕阳山外山

    终于放下了

    沉重的场景

清明·长别离
生死这一课
最后的尊严
夕阳山外山
沉重的场景
终于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