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5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19年转战31个偏僻小站

——记驻兰州铁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军代表彭颜龙

特约记者 魏春 通讯员 敬瑞香 孙立波 李志刚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15日   01 版)

    铁轨穿崇山峻岭,越戈壁荒漠,一路向西。

    这是一条贯穿西北的钢铁大动脉,也是一条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巩固密切相连的战略大通道。

    在这艰辛漫长的铁道上,军代表彭颜龙默默耕耘了19年,转战过31个偏僻小站,跋涉过6万公里,装卸、接发了27万辆军列,为上百次重大军事行动提供了安全有力的运输保障。

    去军运现场工作更踏实

    在彭颜龙名为“大漠军魂”的博客中,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大多时候平平静静,所做之事也大多平平常常,只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方能做到平凡而不平庸,平静而不止步。

    这几乎就是彭颜龙工作、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1993年从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军事交通系毕业后,彭颜龙主动申请赴西北工作。单位领导看他是科班出身,有意留他在机关工作,彭颜龙坚决不干,“让俺去军运现场吧,这样工作踏实”。就这样,彭颜龙来到甘肃张掖最偏僻的尖山站当了一名军代表。

    初来乍到的彭颜龙很快领略到了尖山的苦:这个祁连山下的小站,总共只有两个人、3间房、一个土炕、一张桌子、一只水桶和一个火炉,不通水电,送餐车每天只送一次饭,方圆几十里杳无人烟,每当夜幕降临总能听到令人胆寒的狼嚎。

    在以荒山、钢轨为伴的环境中,彭颜龙饥饿时用土豆和咸菜填肚子,渴了就用水壶到河沟里舀水喝,终日在铺满煤渣的铁轨上穿梭,在齐胸高的平板上攀爬,一台老式收音机陪伴着他度过了无数孤寂难熬的夜晚。

    虽说军运现场大多是枯燥和重复的工作,但彭颜龙刚参与具体业务时,却总是无从着手。为弥补不足,他每次到军运现场,都随身带着笔记本,随时采集记录军运设施、军运备品、部队新型装备等参数,记录车辆装载加固技巧。3个月下来,他成了一名业务娴熟的铁路现场军代表。

    一年半后,彭颜龙已经跑遍了兰州铁路局管内45个主要军运装卸载站点,把300多万字的《铁路军运规章》背得滚瓜烂熟,对管内3600余公里铁路线上的军运设施、备品情况及部队装备输送参数都是“一口清”。

    驻兰州铁路局军代处主任赵新社说:“只要一看部队提报的军运计划,彭颜龙就能在几分钟内确定装车数量,用多少平板、怎么装、在哪里装,算得一清二楚,比电脑算得还要快!” 

    不甘平庸的彭颜龙仍不满足。1998年冬,他主动申请赴青藏高原勘测铁路军运数据,先后5次踏上青藏线,冒着极度严寒,忍受着严重高原反应,实地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撰写的论文《浅析高原冻土层对铁路军专线的影响》,获兰州军区科技练兵成果一等奖。

    他研发的新型捆绑紧固器,集缓冲装置、防磨技术、快速作业功能于一体,只需把该设备往装备轮轴上一套,40秒就能完成装载,解决了过去用铁丝、三角木等传统紧固器加固费时费力又费钱的难题。19年来,彭颜龙先后破解运输保障难题30多个,为部队节约军事运输经费数千万元。

    多此一举只为尽职

    许多人问彭颜龙:“干军代表这么多年,是什么支撑着你?”彭颜龙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责任。”

    1999年,彭颜龙受命执行一次重大演习保障任务,因任务急、装量大、要求高,他和部队官兵铆在铁路线上4昼夜,困了靠嚼辣椒提神,饿了啃口方便面,每天上下平板近千次,徒步在道砟上来回穿梭,脚掌上打满了血泡,脚后跟钻心地痛,双脚无法站立,他便拄着拐杖指挥部队完成装载。

    军列启动了,彭颜龙却神情严肃地守候在电话机旁,战友心疼他,劝他上床休息,他说:“凡是我装载的每一辆车,在没有到达终点之前,我的心始终放不下。”

    几小时后,当听到前方铁路输送顺利的消息时,彭颜龙才如释重负,甜蜜睡去。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宝成线109隧道阻塞,临近灾区的天水车站成了救灾物资的重要中转站。

    当时在天水站指导物资装卸的彭颜龙由于过度劳累,不慎从棚车上摔下,头部鲜血直流,他用毛巾一缠,继续组织官兵装卸物资,仅用15个小时就把2.5万顶帐篷、220多吨柴油等救灾物资运往灾区。

    随着新装备陆续列装部队,超宽、超长、超高的装备在铁路军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装载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稍有差错,轻则损毁装备,重则会造成军运事故。

    去年,某部参加跨区机动演习,装载计划报至彭颜龙时,他提出要到部队对超限装备的尺寸进行复测。部队运输科长一脸为难地请求:“上级要求集结时间紧,装备是前几年列装的,去年也实施过铁路输送,数据变化不大,能不能通融一下,尽快装车出发。”彭颜龙断然回绝,从确保运输安全和部队装备不受损坏的角度,认真讲道理,还亲自到营区对每台装备进行复测。他连续工作5个小时,直到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后,又马不停蹄地跑到装载点,协调铁路部门修订装载方案,办理运输手续。

    有人问他:“本来就没什么问题,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彭颜龙嘿嘿一笑:“只有多此一举,我才能把自己的职责尽到,才会觉得心里踏实。”

    为部队服务再费心费力也值得

    不论部队官兵还是铁路职工,都亲切地叫彭颜龙“老彭”,这一声“老彭”背后,包含着大家对彭颜龙发自内心的尊敬。

    前些年,为了了解部队押运工作的困难,彭颜龙多次乘坐棚车亲身体验。在他的笔记本上,记着这样的条目:夏天炎热,车内较闷,易中暑;冬季寒冷,车内易结冰,需及时加煤;辅线无供水设备,需及时协调给车内上水……

    靠着这份细心,每次安排押运计划,彭颜龙都要询问押运员是否带有防暑药品,是否需要送煤上水。为保证靠站休息的官兵能够吃上可口的饭菜,彭颜龙每次都精心计算到站时间,要求军供站根据时间做饭。每到夏季,他总要安排军供站提前准备绿豆汤、凉开水,让官兵下车就能及时消暑解渴。这些工作繁杂琐碎,费心费力,彭颜龙却感到很值得。

    去年夏季,正是部队驻训演习、兵员装备输送的高峰期,彭颜龙连续20多天坚守在军运现场,一身迷彩服始终顾不得洗,嗓子沙哑,双腿也累得不听使唤,共组织装载了14节军列,检查列车1600余辆,接车70余列。其中,最多的一天他接了13列,不仅保障了多支部队训练演习的顺利进行,还创造了该军代处的日工作量纪录。

    外表敦厚的彭颜龙,也有许多美好烂漫的情怀。他在博客中写下小诗:“随心憧憬过某个夜晚,如豆的灯光,浪漫的小屋,静静的溪水,和你偶尔接触的衣襟……幻想有那么一天,和你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一起吟唱风花雪月的浪漫,无垠的遐想,令人恋念。”

    然而,军代表的职业注定了所有美好的憧憬与遐想都只能在梦境中出现。彭颜龙坦言,对家庭和亲人的亏欠,是他心中永远的痛。这些年来,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军运现场度过,没和妻子、女儿呆过一个完整的周末。父母去世,他都因工作实在无法脱身,而没能亲自送终。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彭颜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朴实:“希望军交运输工作越来越进步,妻子越来越漂亮,女儿学习越来越好,一家人能够健健康康、和和睦睦。”

分享到:
19年转战31个偏僻小站
安徽团组织为青少年定制精神养料
马馼:坚决纠正公务员考录中的不正之风
孙文杰:献血“功夫熊猫” 12年随叫随到
别让音乐也输给贫困
峡谷里的“溜索村庄”
楼顶建起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