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07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我国“论文博士”的由来

本报记者 叶铁桥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07日   07 版)

    究竟何为论文博士?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郭新立所称的“论文博士”与清华大学的“论文博士”究竟是不是一回事?中国青年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别敦荣告诉记者,中国从学位类别的设置上,并没有论文博士,只设置了博士和专业博士。

    记者发现,1999年,时任同济大学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的王子成、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蒋慧和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竺曼莉曾联合署名在《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关于“论文博士”的招生、培养及教育》的论文也称,根据教育部规定,我们目前的博士生培养形式只有三种:正规的入学考试,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似乎把招收论文博士的工作排除在外”。 

    然而,一些高校却在开展论文博士的试点,试点的依据之一在于,1986年12月,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为了尽快开辟一条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实际工作者获得学位的渠道,并扩大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试点……(在职人员可以)向具备条件的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学位或‘论文博士’学位”。

    清华大学是最早展开论文博士培养试点的高校之一,早在1986年就展开了试点。记者检阅资料时发现,1990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实验组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上刊文,介绍了清华试点论文博士的缘由和做法。

    该文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为具体了解工业企业界对高层次人才在素质和数量上的实际需要,先后两次集中走访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十多个大中型企业及有关研究部门。在调研中发现,这些机构都有从本单位选拔优秀人才继续进行培养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清华大学决定试行招收论文博士生。

    该文称,对于入学标准,当时就在校内引发很多争论。有的教师强调论文博士生入学前应具有硕士学位,有的教师认为能力、成就的高下更关键,对于未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适当方式,考核硕士学位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因此主张在审查学历、资历、工作成就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小组考试,确认达到硕士以上业务水平者,即可录取为论文博士生。

    对于培养过程,有的教师主张应有最低入学注册年限,有的主张允许他们不脱产攻读学位。

    综合以上争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当时确定了以下原则:一是招生对象主要从科技骨干中选拔,二是选拔时既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审查学习成绩,还要重视考查全面素质和创造才能。对于培养过程,可以全时入校注册学习,也可部分脱产学习,或者完全不脱产,定时来校接受教师指导,或教师到其所在单位指导。

    1986年,清华大学招收的第一届论文博士生,是单独组织的入学考试。考试之前,由导师负责调查或审阅材料,考查其业绩、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写出书面审查报告,然后由3到5名专家教授组成考试小组,以笔试或面试的方式,考查其业务水平。

    2003年,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等人在《中国高等教育》上的一篇文章中建议清华应在研究生培养中增加论文硕士和论文博士的名额,认为这些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培养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对学校来说,有了这么一批来自工业界和企业界的优秀人才后,会加强学校和工业、企业界以及与地方的联系。”该文举例说,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论文博士徐大懋、于文虎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记者发现,清华大学最新修订的《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就将论文博士生与普博生、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一起列为四种博士培养类型之一,该校也出台了《清华大学“论文博士生”工作实施办法》,对论文博士生的招录作了相应规定。《清华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也显示论文博士仍在招录。

    《清华大学招收“论文博士生”工作实施办法》显示,该校现行招收论文博士的程序包括:由研究生院组织有关学科的分委员会成员和教授组成的7人以上专家评审组,对申请人材料逐个进行审阅。申请者到会作学术报告,专家提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同意其作为论文博士生做出结论。达到与会专家2/3及以上同意票数者可作为论文博士生候选人。论文博士生候选人须参加规定的入学考试和所申请导师、学科组织的综合考试(参加博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或参加部分科目的考试),并根据考试(考核)成绩确定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批,录取后由学校与申请人所在单位签订协议书,发出录取通知书。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显示,论文博士学习方式为:以课堂面授为主,辅以课程调研、自学、撰写分析报告、师生一对一指导和网上课堂等方式。在教学学期内,一般间隔两周安排一次面授,每次2天。面授时间一般以周末为主。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春时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据他所知,国内有不少高校招收论文博士,如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前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在武汉大学读博就引发了很大轰动,事实上他读的就是论文博士。”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导周流溪投师四川大学赵振铎教授再读博也引发了很多关注,川大当时也对外称,周流溪是论文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说,论文博士在国外也是有的,主要流行于欧洲。我国的论文博士制度可能来源于欧洲大陆国家。在北美,博士教育只有学术博士和专业博士之分,没有论文博士的说法,学术博士和专业博士在培养过程上没有太大差别,既重视博士论文,也重视博士课程学习,都是全日制的,不同之处在于专业博士强调应用。“我们以前学习欧洲模式,现在学习北美模式。因此,在我们国家既有学术博士,也有专业博士,还有论文博士”。

    杨春时认为,郭新立所言“论文博士”应跟清华大学的论文博士不一样,前者是指提交论文获得通过即可获得博士学位,后者除了提交博士论文之外,还需要上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持上述看法,认为两者所言并非一回事,教育部否定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分享到:
清华大学论文博士引发争议
我国“论文博士”的由来
合同备案没有阻止开发商“一房多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