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大剧院热”背后是各种生存无奈

广州大剧院寻求跨界发展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08日   09 版)

    本报讯(记者林洁 实习生陈炜贤)近日,广州大剧院举行一场“无线大剧院 数字改变生活”的发展论坛,“座上客”并不是文化界的大腕,也不是互联网开发高手,而是一群活跃在经济界的年轻成功人士。

    作为刚刚集体受聘的广州大剧院发展顾问,这些人讨论的议题也很有意思——“数字时代和现代经济模式下,新型剧院经营管理和高端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 “希望在跨界合作上,寻求剧院发展的新路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广州大剧院院长张宇这样说。

    本世纪起,全国性的“大剧院热”急速升温,全国各省市几乎都兴建了自己的大剧院,据不完全统计,在建或规划的项目约有50至60项之多,估计3到5年内,所有中等以上城市都将建成大剧院。其中,山东、浙江、江苏、广东是大剧院建设最快的省份。与此同时,过去4年,中国内地的大剧院其自制及原创剧目达到21部,这是让国际上诸多大剧院瞠目结舌的数字。但这个“造剧神话”的背后,更多的是中国内地剧院种种生存无奈。

    坐落在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旁的广州大剧院,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从2010年开幕至今,演出场次超过600场,其中国际A类演出占了总演出数的80%。

    然而,繁荣的演出市场背后,是高昂的运营管理成本。广州大剧院艺术总监徐民奇说,国际顶尖的交响乐团、舞蹈团,演职人员动辄上百人;每个人的机票、住宿就上万元,一个团差不多近百万元;此外,还有演出费、剧院的场地设备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成本非常高。“从近两年的运营情况看,单靠演出收益铁定亏损。”徐民奇透露,要实现盈亏的大抵持平,演出上座率至少要达到八成以上,而目前,广州的演出市场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为寻找出路,广州大剧院用出租经营的收入来弥补卖票经营的亏损,多元化经营成为剧院发展的新尝试。据了解,广州大剧院归属广州市政府,但并非由广州文化部门直接管理。在日常经营中,当地政府对广州大剧院采取“零编制”、“零投入”、“零补贴”。也就是说,它是完全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必须依靠市场化道路维持良性运转和品牌塑造。近两年的运营中,广州大剧院不断在改革。张宇表示,没有事业单位的编制,让剧院的运作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政府也在改革,通过购买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支持文化事业,而不是单纯地养着一大批人,加上企业赞助,每年的运营成本都在降低。

    在发展论坛上,到场嘉宾结合各自领域的经验,对广州大剧院的数字化建设发表了见解。

    据悉,广州大剧院也在努力探索数字化建设的新方向,包括建立手机WAP站点、开发移动客户端应用、二维码闸机、手机验票等各种先进功能,包括正在研究升级的购票系统,届时,用户将可以了解进场路线、模拟座位观景,而无需额外支付费用,得到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分享到:
电视剧投资:游戏危险,谨慎靠近
与陈丹青们一起卧谈青春
“如果这个草案通过,中国将无音乐”
“大剧院热”背后是各种生存无奈
北京打造《天安门》
冯远用中国画讲述笔墨尘缘
麻辣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