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价格畸高,中国妈妈仍然趋之若鹜,这是媒体近年来百报不厌的新闻题材。近日又有媒体报道,一些洋奶粉狠敲中国拥趸的竹杠,打着成本上涨、配方升级之类旗号提价,使国内价格达到海外市场的2倍,甚至是原产地的4倍。媒体言外之意是,洋奶粉早已物非所值。
对此,业内人士与专家一直怨声载道,直指中国妈妈扭曲的“消费心理”,痛斥人们崇洋媚外,颇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而所谓扭曲的消费心理,是指中国妈妈都以为“高价格意味着高质量”。业内人士和专家的弦外之音是,洋奶粉价格高决非高质量,中国妈妈应该弃暗投明,改买“货真价实”、“物有所值”的国产奶粉了。
这种腔调,不过是挥舞道德和消费民族主义的大棒,想把中国妈妈赶回国产奶粉的卖场。他们可能忘了,很可能自己开着一辆洋品牌小汽车,打着苹果手机。中国的官车,就是德国品牌的奥迪,虽然国产化了,但怎么着也是洋品牌。中国妈妈们一买洋奶粉,就被拿来进行“消费心理”分析,指责她们崇洋媚外。为什么没有人指责坐奥迪车、打苹果手机、乘奥的斯电梯的人崇洋媚外呢?
现在是一个全球化时代,全世界商品皆备于我,供我们选择,的确给我们带来困惑甚至迷失。洋品牌价格高,但的确质量较高,使用起来更可靠;国产商品质量有待提高,但定价具有很大竞争优势。中国消费者,虽然也有人到伦敦、巴黎去排队抢购,但总体而言收入很低。收入低的同时,家里置办了不少洋品牌,比如索尼电视、苹果手机。“崇洋”,不能完全否认其中的跟风心理,但花大价钱买洋品牌,也是一种消费理性。
具体到作为日用消费品的食品,情况又有所不同。米、面、肉、菜、奶之类,品质重在新鲜与安全可靠,按理国产占据天时地利,应当占领中国市场。婴儿配方奶粉,虽然生产商喜欢拿配方说事,相比于耐用消费品的功能、技术、设计等品质内涵,其实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国产品牌完全可以与洋品牌一决高下,甚至可以使洋品牌无立足之地。
但现实却是,国内婴儿奶粉市场沦陷于洋品牌“铁蹄”下,中国妈妈似乎有种“求宰求揍”的痴迷。原因在于,国产奶粉的信誉已经玩完了,2008年三聚氰胺丑闻曝光,到现在业界还“不动作”不断,丑闻冒个不停。洋品牌把定价提到海外市场的2至4倍,按照一般市场规律,中国妈妈也该掂量掂量性价比,买点国产奶粉了。但他们宁愿被洋奶粉敲竹杠,体现了一种简单而深刻的消费理性:我因为价廉买了国产奶粉,万一坑了孩子怎么办?
这该怪谁呢?长期以来,总是消费者在呼吁政府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则说“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但现在看来,应当由企业呼吁政府加强市场监管了。正是市场监管失职缺位,导致企业投机成风。现在中国乳业信用濒临崩溃,我们既可以说乳业自食其果,也可以说乳业被监管失职害惨了。
中国妈妈“崇洋媚外”只是一种市场假像,要消除这一假像,“中国制造”必须再造质量信誉,用安全性、可靠性说话。对此政府责任重大,企业必须持续推动政府加强市场监管。长期以来,政府总是以“国情”为由,降低产品质量标准,给不合格产品放开生路,现在证明是坑了企业。如果政府监管到位,国产商品真的价廉物美,国内消费者没有理由排斥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