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素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设立30多年来第一次把奖章颁给了中国建筑师——49岁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
普利兹克建筑奖1979年由美国普利兹克家族在芝加哥创立,每年颁奖一次,表彰一位在世的杰出建筑师,被认为是建筑界的最高奖项。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曾获得此奖。
王澍这个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相当陌生,但是在建筑界,却是如雷贯耳!他早就在国际建筑界崭露头角,很多国际一流建筑师都很喜欢他的作品。
2004年,王澍在南京佛手湖做项目,十几名中外一流的建筑师赶到现场,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也来了。
那天王澍发表了演讲,演讲结束的时候,矶崎新和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日本女建筑师妹岛和世一起站起来为王澍鼓掌。矶崎新好几次跟身边人说:“你们要注意王澍这个人,他将来不会比你们差。”
用好友的话说,王澍是个不一样的人。这个不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装的。
王澍认为自己是一个多面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经常被认为是古怪的,但是仍然“不思悔改”。
王澍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学生时代的王澍很是特立独行,是同学们争相追捧的对象。
比如说,当时的建筑专业学生都铆足了劲儿画图,极少有人去图书馆看书。王澍却经常端坐在图书馆的一隅埋头苦读。
大二,同学们发现王澍读的书是当时少见的外文原著。
大三,同学和老师发现,他看的可不是一般的外文书,是康德的哲学书。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到大四,王澍又开始去养鸡了。他在南京中山门附近、白马公园一带租房子养鸡,过他梦寐以求的“山村野夫”生活。
如今,热爱旅游的”驴友”随处皆是。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很少有人出门旅游。当大家都在努力学习的时候,王澍一个人背着行囊,按照沈从文《湘行散记》的路线,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他花了3个月时间,把沈从文提到的所有地方都走了一遍。
王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书法家,但是他却数十年如一日地临摹一本字帖,从不罢休。他自称只有很笨很笨的人才会这样做,所以他认为自己智商不够高。
上世纪90年代,在看了10年专业以外的“闲书”以后,王澍又回过头来看建筑书籍、拿建筑学博士学位。
王澍觉得自己智商不高、但是有智慧感。他认为,建筑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自由的思想。王澍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有完整的系统。正如他的朋友所说:“你可以不赞成他,但是不能低估他有思想这件事。”
有人说王澍狂,但在朋友眼中,王澍一点也不狂,但是他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王澍总在寻找设计中的基本的东西,这一点很符合普利兹克精神。
普利兹克奖的判断标准,不一定是看设计做得多好,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带给别人启迪。有些建筑师设计的建筑造型独特,或者建筑的高度举世无双。但是我们只能说那些建筑师技术不错,他们的作品很难给我们带来启迪。
王澍一直认为自由的状态很重要,无论是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需要自由的状态。“在我看来,现在很多大学教授都不是在搞真正的学术。”他说,“学术需要自己的思想、基本的立场和观点,要有自己比较清晰的思想线索。如果你这些东西都没有的话,就谈不上学术,那只能叫学究。”
如今,王澍还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一职,如何引导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入自由状态是他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思想解放,我之所以很怀念80年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大解放。我经常干的事情,是组织年轻学子和老先生们做集体辩论。”
虽然知道很难再让如今的教授和学生辩论,但王澍说:“我觉得至少能够恢复到那个状态是很重要的,对于一个学院来说是这样,对学生也是这样。至少我有这样的意识,就是把学术和人事一定要分开。当时我们就提出来要把学术和人事分开,我希望我们不要步前几辈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