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卖菜翁眼中的百样人生

苏州大学 郑元雪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29日   05 版)

    76岁的史余全又黑又瘦,脸上满是刀刻般的皱纹。

    他静静地坐在开弦弓村的集贸市场,守着自己卖菜的摊位。他的摊位上摆着各色蔬菜。不时有人走过他的摊位,偶尔也有人和他讨价还价。

    在这个地方,史余全卖了6年多的蔬菜。在这6年里,他也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百样人生。

    他本是苏北人。早在18年前,他的儿女就到开弦弓村做工。2006年,儿女将老人也接到开弦弓村。从此,这个老人就在这里扎了根。

    刚开始的几年,村里人种菜的不少。可渐渐地,村里的菜地变成了池塘,村民不种菜而改养螃蟹了,当地人就靠外地输送的蔬菜过日子。

    早些年,到开弦弓村打工的人也不少。村里有不少丝厂、织布厂,吸引了不少外地人过来。然而,现在的工厂,已经是用机械化生产,“用的工人很少”。 

    老人的大女儿一个人就操作10台机器,二女儿操作8台机器,“一个女儿每年能挣好几万呢。”老人点上一根烟,笑着说。

    在老人看来,即使开弦弓村并不是一个“发达”的地方,可是比起他的老家苏北,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这个地方有企业,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挣到钱,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生活甭提有多幸福”。

    说着说着,老人不禁回想起他的家乡。尽管苏北的家不如这里富裕,但那毕竟是他的家乡。举家搬迁的时候,他把苏北的家给了侄子办厂。从此,他就只能待在开弦弓村。

    “这里没有在家乡的感觉好呀,大家都是老熟人,说说笑笑的,开心。”

    不过,他对现在的生活也比较满意。儿子买了轿车,自己脸上也有光。“儿女们都不让我摆摊,我自己闲着没事,就为赚几个烟钱。”老人笑着说。

分享到:
大学生记者访江村
26次访江村
这个时代这些人
馄饨阿姨的生意经
卖菜翁眼中的百样人生
情迷黑豆腐干
古钱币中的文化世界
没有招牌的招牌理发店
江南何处好 乐居在吴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