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根据该《报告》,2011年共有898家中国企业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同比增长18%,其中工业企业639家。一些在国外有较大投资的“走出去”企业,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国别责任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4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3%,为2003年6月以来最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时,更考验行业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因此对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快速推进。在过去一年间,发布责任报告企业总数增长近两成,先后已有29个省市启动了食品、电力等细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在伪劣商品查出领域,2011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出的销售伪劣商品案件10.23万件,同比下降7%。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案件数量同比下降8.8%。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加强。2011年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3%和5%。
对此,李毅中表示,虽然整体趋势向好,但以食品安全领域为例,事发后严惩是整治手段之一。之所以安全事故频发,根本原因还在于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事件水平仍然参差不齐,不少企业的认识不系统、不到位。将社会责任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仍需要时日。除此之外,工业行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劳资关系、节能减排等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与企业诚信有关。一些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象严重,违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他说。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任崔建新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四位一体、多元共促”的协同推进机制,借助多方合力,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建立的长效机制。行业协会应更多起到服务、协调、中介和自律的功能。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付建华则认为,在安全生产领域,企业责任意识薄弱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安全发展的理念尚未建立,“重生产、轻安全”的落后观念仍大量存在;其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设施落后,尤其在很多中小型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落后。他认为,应当突出做好企业安全诚信建设。“企业的不良行为必须记录在案,要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并定期向公众发布,并以此为依据降低其在信贷、融资等领域的诚信级别和资质。”
在他看来,不能使工人安全、体面的劳动也是企业失职的具体表象。“尤其是煤矿生产,必须加速淘汰不达标企业。企业的责任意识大小与其利润无关,体现的是企业的发展境界。”付建华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则认为,企业有责任改善民众生活,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其提升自身发展和形象的需要。2011年全国近千家企业发布责任报告,部分企业还建立了社会责任对口部门,但必须看到我们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很多企业仍然是被动接受责任意识,一些报告的发布也流于形式,信息披露不足。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国家标准的建立。“以食品安全为例,应建立食品安全体系、质量检测、预警制度和行业诚信档案,将行业内诚信建设作为重点。”他说。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阎晓峰表示,目前国资委下属117家中央企业都已明确了社会责任的归口管理,近半数央企都已成立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下一步应当继续发挥行业协会对企业责任建立的引导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世界各国在企业责任领域合作日渐加深。2000年,联合国启动了“全球契约”计划;201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2011年经合组织发布了《可持续制造》指南工具。据统计,2011年,已有36个国家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不可或缺的竞争要素。”崔建新表示。
本报记者 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