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刘世昕)近日,国务院医改办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该报告称,2009~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506亿元,与2008年同口径支出基数相比,3年新增投入12409亿元,比既定的8500亿元增加了3909亿元。
这一增长实现了三年医改目标中“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要求。
该报告还指出,“十二五”期间,医改财政投入力度、强度要高于2009~2011年投入水平。
报告称,虽然三年医改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但与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改革的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难点问题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集中暴露,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全民医保制度管理体制亟待理顺,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的监督制约作用亟须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刚刚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的运行机制尚需巩固;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亟待破解,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还有很大的空间;重新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亟须加快步伐。
报告也认为,深化医改与起步阶段相比具备了更多有利条件,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今后4年全民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和公立医院改革是改革的三大重点。
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方面,要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对医疗控费、行为监管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方面,要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和供应保障。
公立医院改革将以县级医院为重点,通过调整医药价格、改革支付方式、落实政府投入等综合联动措施破除以药补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