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锁峰是个爱琢磨事的人。
侧方位停车的时候,他在想车子怎么才能平移;打台球时,他在琢磨怎么才能让前轻后重的球杆更有准头;窨井盖冒臭气,他琢磨怎么设计一个不冒臭气的窨井盖……
他有想法,也能找到答案。两年来,他申报了62项专利,其中一半是产品发明专利,目前有16项经过审批,9项专利投入使用。
“剩余的正在审批之中,大多数都能通过。”仅有初中学历的李锁峰底气十足。
在机械制造之乡——江苏溧阳,38岁的李锁峰很有名气,他是没有学历的“土专家”。
李锁峰不是个好学生,当年读书,数理化很好,英语每次考试基本都得零分,但他喜欢动手,尤其对机械方面感兴趣。
尽管数理化老师都看好他,但这个不符合全面发展要求的学生最终被淘汰了,连初中都未能毕业就去厂里打工了。
刚上班,李锁峰就给厂长露了一手。
这是家羊毛衫厂,一个工人看3台机器,因为是人工接线头,工人们都忙得团团转。经过研究,李锁峰发明了一个装置,把接线头工作改造成了机械化,当别人忙得团团转时,他翘着二郎腿坐在一边看。
这个发明惊动全厂,厂长决定在全厂推广,效率提高20%。在之后10年内,他的这项技术在常州市得到大面积推广。
10多年来,李锁峰改造创新了许多机械制造工艺,但都仅限于他的本职工作,还有更多的想法只能留在脑海里和图纸上。
2011年年初,江苏省确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转型升级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放在发展的首位。
此时,李锁峰已经创办了溧阳市正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正处于缓慢发展期。在一次走访中,溧阳市竹箦镇科技助理吴启洪问他:“你这么多想法为什么不申请专利呢?”
“我不会呀。”
“你不会我可以帮你申请,申请专利政府还有补贴。”
两人一拍即合。李锁峰把埋藏了20年的想法统统倒了出来,一口气申请了62项专利。
防震床是李锁峰耗费精力比较多的一项专利。
汶川特大地震后,李锁峰一直在思考,地震突发,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安全避震?他想设计一种防震床,在一次科研洽谈会上,一位教授说,先拿70万元研发费用,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李锁峰决定自己设计。历经1年时间,防震床设计成功。
这是一个外表看上去并不特别的双人床。报警器装在墙上,如果墙体晃动达到一定强度,报警器报警,传感器电路闭合,电机启动,在5至8秒内,两块床板相对向里翻转,床上的人会被翻到床箱内,两块床板与底板呈三角形,把人保护在三角形内,地震结束后,打开洞口逃生或者等待救援。
经相关部门现场实验,4吨重的楼板从3米高空坠下,防震床完好无损。
2011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减灾与安全博览会上,李锁峰的智能防震床以中国专利产品被列入“减灾与安全供应商推荐目录”,得到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灾协调员瓦莱丽·阿莫斯的称赞。
海啸避难球、防震房、防震课桌,李锁峰设计了一系列防震避震产品,多数产品获得专利。
目前,防震床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李锁峰的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今年3月,在团江苏省委挂职干部蒋曦的帮助下,李锁峰和江苏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他的企业成为该校的实习基地,双方共同开发新产品。
“创新其实很简单,把生活工作中的一些小常识转换到其他事物中就是一种创新。”李锁峰说,“许多机械工程师只考虑正常使用维修,按规矩走,我的想法是在原有基础上改进使用方法,减少耗材,提高效率。”
李锁峰说,今年他还有20多项技术改造和发明准备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