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7月19日电(记者林洁 实习生谢晓明)今后,广州的居民多扔垃圾将需要多支付垃圾费。近半个月来的广州,“垃圾不落地”的收运方式、厨余垃圾“专袋投放”、生活垃圾“按袋计量收费”、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垃圾分类新政成为市民们热议的话题。
据广州市城管委介绍,在试点小区内,居民一个季度继续缴纳45元垃圾处理费,获得93个特制、有防伪标志的垃圾袋,每个约为0.5元。经过分类出来的非厨余垃圾必须装在这些垃圾袋里才可投放。
3个月后,当地环卫所将根据居民家中所剩下的垃圾袋收取下一季度的垃圾费。如果居民用了少于47个垃圾袋,下季度的垃圾费就不用交足45元,只要交一半就可以,等于政府变相奖励了该季度一半的垃圾费给居民;如果派发的垃圾袋不够用,市民须自己掏钱另行购买专用垃圾袋,单价为1元。在少扔垃圾少给垃圾费的刺激下,政府期待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并逐步减少垃圾排放量。
垃圾分类新政缘于垃圾激增导致的“垃圾围城”危机。
有数据显示,广州每天产生的1.8万吨垃圾,除了回收,进入末端处理的垃圾为1.4万吨,近年来,主城区更面临垃圾无处安放的窘境。原有规划中新建的兴丰填埋场六区能填埋720万立方米的垃圾,也仅能缓解两年3个月的垃圾填埋需求。
面对“垃圾围城”的逼迫,仅仅依靠市民自觉,垃圾分类陷入“只打雷不下雨”的尴尬局面。广州从10年前开始探索垃圾分类,去年4月率先在16条街道先行启动垃圾分类,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在广州街头和社区里,随处可见两个筒口状的垃圾桶,分别标有“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字样,但记者看到,大多数市民习惯随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并不注重区分。环卫工人在整理垃圾桶时,也常把两类垃圾倒进同一个垃圾袋里运走。
“一种垃圾是朋友,手拉手来去回收;一种垃圾有害处,特殊处理单独放;一种垃圾厨房出,干湿分开变肥料;一种垃圾被废弃,焚烧垃圾变能源……”从儿童剧《垃圾总动员》,到团市委号召百万青少年、志愿者每天发布“垃圾分类”宣传微博,还要带动老师、家长、同学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在广州,全城都在谈论垃圾分类和新的垃圾分类投放试点。
但新政的许多做法仍然引起了市民的争论,“如何准确计量垃圾重量”、“如何监管偷扔垃圾”、“如何协调原有物业、街道的保洁服务”等问题受到大家关注,其中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保护垃圾袋上的个人信息”。
根据新政规定,防伪垃圾袋上有一个编号,每个编号对应一户家庭,不少人称此举为“垃圾袋实名制”。“每个编号唯一对应哪户家庭由环卫站掌握,袋子上没有具体的名字、地址,避免了隐私的泄漏。”广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多次澄清,一旦环卫工人检查时发现垃圾没有分类,编号可以方便他们上门教育、处罚不分类者。
据悉,按照“垃圾不落地”模式,广州的街道内将不摆设公共垃圾桶,由环卫工沿街道亲自接收,分为早上7点到8点,晚上7点到8点两个时段。居民只可以在这两个时段把垃圾带到楼下,若错过了晚上的投放时间,次日早上还有机会再投。若再错过,可以前往社区居民广场的垃圾收集点投放。家住在海珠区江海路的陈女士感到疑惑,“定点收垃圾的话,如果不在家,垃圾岂不堆在家里发臭?”不少上班族对此也表示不满意。夫妻均是上班族的市民小思表示,两人整天在外上班,有时还要加班,每天准时倒垃圾有困难,“难道积个5天才倒垃圾吗?”
有居民表示,晚上7点钟倒垃圾太早,“饭都还没吃完。”
大学生小婷则表示,要加强清洁工的垃圾分类知识,“经常看到他们把居民分好类的垃圾统统混在一个大桶里收走。”
面对许多疑惑,广州市城管委表示,打算先试点半年时间,再通过听证、立法的方式,最终选出更符合广州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