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贵阳人陈朝文一直想为家门前的南明河做些什么。在他的记忆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贵阳人称为“母亲河”的南明河清澈见底,傍晚时分经常有人在岸边垂钓。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河水开始渐渐浑浊,钓鱼的人也慢慢不见了。
陈朝文很想管管那些污染“母亲河”的人,但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究竟怎么“管”,是他一直琢磨的问题。
和陈朝文琢磨同一个问题的,是贵阳市乌当区环保局局长杨阳。
在旁听了一次“环保人士起诉企业污染环境”案件的庭审后,乌当区环保系统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怎么让辖区内的30多万名老百姓都来监督污染环境的黑手?
“打通各渠道,让乌当区环保局的40多人变成30万人。”杨阳坦言,这可能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需要拿出些勇气。
谁举报,就奖励谁
很长一段时间里,乌当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包里都会背着好几摞名片大小的卡片,走到哪儿发到哪儿。
这张名为“公众环境监督卡”的小卡片制作非常简单:正面用红色字体印着污染投诉举报电话,电话号码后面用括号标明“白天”和“夜间”,背面同样用红色字体印着“如果您发现乌当区域内环境违法行为,欢迎举报。经环保部门查实并实施处罚的,给予200~500元的奖励”。
每到村寨里发放卡片时,环保局工作人员都不忘提醒村民一句“举报对了有奖励哟”。
“奖励举报污染环境的人,应该能带动更多人参与环境监督。”乌当区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白其彪说,这是让环保队伍有可能变成30万人迈出的第一步。
在一份《贵阳市乌当区环境保护局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制度(试行)》的文件中,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举报奖励的范围包括了15项内容,从“给当地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的环境违法行为”到“造成严重污染事故”,几乎包括了普通老百姓能想到的所有环境污染问题。
和“公众环境监督卡”上内容不同的是,奖励的金额提升到最低300元,最高1000元,并确定了不同情况下奖励金额的范围。
这样的办法很快带来了意料之中的效果,人们口口相传之后,举报电话响个不停。接线员也会时感烦恼,举报电话有很多来自外区,有的甚至来自300多公里以外的其他市州。
也有让白其彪和执法队员们逮个正着的。
有一天,一个养鸭子的老汉突然打来举报电话,说有企业的污水毒死了他的鸭子。接到电话半个小时后,白其彪在现场看见了死的鸭子。凭着多年的执法经验,白其彪确信死鸭子身上的毛沾染了油性物质,“这很可能是超标偷排”。
沿着河道,执法人员很快发现了隐秘的排污口,并对排污痕迹现场取证。铁证面前,涉嫌偷排的企业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并现场对养鸭老汉进行了赔偿。在对涉事企业下达了“立即停止生产、限期整改并罚款”的处罚决定后,养鸭老汉从执法队员手里接过了300元举报奖励。
“知道周围老百姓的眼睛随时盯着举报,企业超标排污就没那么大胆子。”白其彪说。
确保监督效果必须打破感情因素
为了确保举报监督效果,乌当区环保局定下一条铁律:接到辖区内的环境违法举报后,1个小时内必须到达现场,24个小时内初步回复当事人,7天内办结整个案件。
这条规定让白其彪自嘲“自己给自己多找了1/3的活儿”。
杨阳坦承,要确保环境污染举报的监督效果,不仅要自己鼓足勇气,还要打破很多情感因素。
杨阳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如果每天电话铃声响个不停,环保局的工作量会大幅度增加,在执法队员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不能1个小时到达现场,怎么向群众解释?如果每个执法队员24个小时都高强度工作,他们能不能受得了?
环保局工作人员也耳闻,辖区内一些企业对严格的环境监督有了担心,可以预料的最坏情况是,有的企业会考虑搬迁到监管较松的区域发展,那将会给辖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杨阳还暗暗担心,这样的做法可能不被其他部门和领导理解,严格的环境监督会让招商引资变得困难。曾经,区里的两个引资项目在最终落实前被环保局否决,把到手的“鸭子”拱手让给了别人。
事实上,杨阳的担心被更多的支持化解了。
在拿着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制度的方案向区领导汇报时,杨阳想着如果区里能给两万元的资金支持,就很不错了。
“那要是举报很多,奖励需要10万元呢?”区领导问杨阳。
最后,举报奖励制度的方案顺利通过,但原本需要划定的奖励金额改成“上不封顶”。杨阳得到的指示是:有一例污染举报查一例,查实一例处理一例,符合奖励条件的全部奖励。
区招商局长也向杨阳表达了坚决支持的态度,区长成了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主任。
现在,大家的一个共识让杨阳彻底放了心:短期看,严格的监督让有的企业心生畏惧,甚至不敢入驻;但长期看,优化的产业结构能为区里留住更多高新技术项目。
更专业的群众监督
白其彪认为,从40多人到30万人的跨越,第一步是号召大众参与,第二步应该有些专业的色彩。
2011年11月,乌当区环保局正式聘请第一批12名环保志愿者,志愿者里有公务员、大学生、普通村民和媒体记者。
除了拿到一本大红色的聘书,志愿者们最重要的事务就是接受培训——专业的环境污染监督培训。
陈朝文和刘光艳都成了环保志愿者,他们原以为就是“开会”、“听讲话”的培训课程出乎他们意料:全部由专业环保人士讲述实用的监督办法。大量巡护河道、寻找污染源、发现隐蔽垃圾的照片、案例让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刘光艳觉得,自己也成了半专业的环保人士。
“要的就是专业。”白其彪指着自己培训课件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河道旁伸出一根普通的管子,管子里流出的水肉眼看上去没什么异常,“专业的监督一定要注意这种管子,它很容易偷排废水。”
陈朝文和刘光艳现在共同巡护一段近5公里的小河,以往总是陶醉在河岸美景中的他们,现在经常走上一个多小时巡护河道,也总能发现些隐蔽在树林里乱倒垃圾、乱泼脏水的问题,每当发现问题,他们都拍下照片传给白其彪。几天之后,再去复查整改情况。
陈朝文还习惯到河岸边的“农家乐”餐厅看看洗碗水是不是倒进了净化池里,再沿着净化池连接的沟渠一直走,看看池子里的水是不是流到了指定的地方。
“我这个环保志愿者就是要随时监督,乱倒污水就是不行。”陈朝文说。
像陈朝文这样有些专业知识的环保志愿者越来越多,他们在自己义务监督的同时,也把专业知识传授给越来越多身边的人。最近,几位志愿者发现辖区内某搅拌站尘土飞扬,导致粉尘污染的情况已经完成取证,正式立案,举报的奖励即将兑现。
白其彪说,更专业的环保志愿者能更好地在社会上普及环保知识。当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专业起来,污染环境的事情就会无处藏身,“专业的全民监督会把我们‘生态乌当’的牌子擦得更亮。”
杨阳更希望这样的做法能转变大众“环境问题就靠环保部门管”的传统思维,渐渐摸索出一条环保部门和全社会“协同共治”污染、保护环境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环保局畅通监督渠道,民众逐渐养成主动监督的习惯,污染源接受全社会的主动监督,环保局的工作效果接受举报人和社会的主动监督。
“把监督机制串起来,整个辖区的人都是环保工作者,环境就会在相互监督中越来越好。”杨阳说。
本报记者 白皓 实习生 杜应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