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市场的力量

付雁南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01日   10 版)

    深圳所评选出的“十大观念”,涵盖不同层面,但归根结底,一条逻辑始终贯穿其中——我们谓之市场的力量。

    “市场”曾经与中国背道而驰。深圳的发展历程,其标志性意义正在于,对抗计划经济“金光大道”的强大惯性,筚路蓝缕趟出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当内地所有员工还沉睡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旧梦里时,深圳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当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还在为“姓资姓社”争得口干舌燥时,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入口处竖起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巨幅牌匾。

    如今,我们已经明确知晓,这是作为特区的深圳为中国探出的坦途:一条回归“市场”的路,一条回归经济常态、社会常态、文明常态的路。

    在市场经济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年代,这个国家的生产效率低下,民众普遍贫困,国民经济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启动,市场的力量获得释放,经济理性的常识终于开始回归。而深圳一马当先,始终扮演着这支市场力量的领跑者。

    这种经济理性常识的回归,既包含来自领袖的宏大叙事的表述,比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也包含许多微观建构的话语。它们来自深圳这座城市的普通居民,包括“这是一种自由创造的生活”,或者“这里喜欢勤快的人”。

    而正是这些常识推动着深圳,成长为一座全新的城市。它的观念区别于内地的都市和乡村,区别于中国历史上缓慢生长的任何一个文化聚集地。它如同一片新大陆,焕发着崭新的光芒,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寻梦人和淘金者从这个国家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与市场的力量一起,这些迁徙者重新塑造了深圳。当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当代移民在深圳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时,他们的品质、个性,也同时塑造了这座城市的意志和诉求。

    如同一位当地官员所说,深圳的城市观念,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这就是发生在深圳的故事:这座城市最热切地拥抱市场,而市场经济也推动着这座城市高速发展,并且赋予这座城市一些独特的精神品质。

    与当时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不同,深圳不关注“阶级斗争”,不追究每个个体的过去,不依托陈腐的“关系”,不赞许沉稳却迟滞的态度。深圳追求的,是效率、实干、创新……

    这些,是此前数十年间在中国几乎从未被人提及的词语,也是市场赋予这座城市的全新观念。

    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理念是自由竞争、注重效率。回归市场的深圳,也因此创造了三天一层楼、GDP年均涨幅超过20%的深圳速度;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商品房项目、第一家合资工厂,以及第一张股票……

    但这远不是全部。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逻辑,它会在社会事务、文化事务乃至政治事务中逐一显现。这样的逻辑,让深圳重新审视“人”的价值与权利。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口号,重新解读“学雷锋”的内涵;进入新世纪,深圳再次提出,对于每一个市民,“文化权利”与生存权利同样应当受到保障。

    深圳,毫无疑问堪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崭新样本。而深圳最终评选出的十大观念,包括入围的30大观念,归根结底,应该被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脉络中,方能展现其意义和魅力。

    以一座城市的标准,深圳的故事并不长。但32年的篇幅,却不乏众多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段落。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腾飞,个人权利与尊严、平等、自由,这些普世的观念与价值,都在这块土地上生根、成长。

    这一切,都源于市场的力量。

蛇口岔道的两块路牌
市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