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改革进程中,深圳曾被比喻为日光灯的启辉器——灯光被全部点亮之前,最先闪耀的,是那个毫不起眼却意义重大的圆柱体。
深圳为全国“先行先试”,这里孕育了市场观念最初的种子,并向外输送改革成功的经验以及制度创新的样本。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市场经济所蕴含的敢拼敢闯的观念散播到全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口号从诞生之日起,便超越了深圳的地域概念,形成更为普适的思想价值。
毋庸置疑,深圳当年也的确配得上“中国改革启辉器”的称呼,市场经济之光最早从这里点亮。然而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当日光灯完全点亮后,启辉器便不再闪耀。如果把深圳比作启辉器,是否意味着,当市场经济的框架在中国确立后,它的历史使命便已终结?
我们通过考察今天的深圳,得出的结论是:NO!
市场经济的框架虽然早已在深圳建立,但其细节仍需继续锤炼,相应的配套改革更需完善。仅有框架而没有细节的制度是靠不住的。市场经济改革30余年,容易改的基本上都完成,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随着新的社会格局形成,改革重心日益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文化、政治领域。深圳已经不仅仅是经济特区,更是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这也意味着,在社会、文化、政治领域,它依然肩负着“先行先试”的使命,需要在更广阔的改革层面为中国探路。
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时,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先后来到这里,分别对这个而立之年的城市提出了新的深化改革要求。这是来自国家的期望。只要中国现代化进程还在进行,中国的改革开放便不会停顿,深圳的特殊使命也就不会终止。
没有人放弃深圳,能放弃它的只有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讲,深圳人也绝不允许自己停止改革。因为这座城市在设计之初,就不是为了让中国简简单单地多一座城市,也不只是为了让中国的GDP增加一大块。改革和创新永远是深圳的魂与根。
如今启辉器的比喻,已不再适合深圳。与这座城市所拥有的精神更加匹配的一个意象,应该是红岭路小平画像前那组景观照明灯。在今年4月深圳全城大面积停电的两个小时里,这组灯依旧明亮。
或者,还有一个意象也与今天深圳的精神气质相匹配。它便是市中心书城二楼书吧间那盏24个小时永不熄灭的台灯。
只有这样的意象,才更加符合永不停滞的深圳,这个“像易拉罐一样年轻”的城市依然在路上。
继承“杀出一条血路”闯劲的深圳是值得期待的,再次引领时代风气,拓展权利、法治、民主等全新观念,深圳也义不容辞。尽管在今天,创造新的观念比过去要困难得多。因为不再有可以简单学习或者照搬的例子,唯有靠自我创新,才能形成新的价值。
有人说,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逻辑起点;也有人说,制度变化才能推动观念变化。不管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可以肯定的是,深圳并不会止步于现在拥有的这十大观念。因为只要深圳的改革还在继续,它为这个国家创造、输出价值观念的使命就不会终结。
深圳人总喜欢讲述袁庚与4分钱的传奇。那是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鼓声。再过30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会不会是深圳的一个普通义工,或者一位高票当选人大代表的非正式候选人?
有很多我们期待答案的问题可以抛给深圳。比如,当国人都在为幸福感而焦虑时,这个曾经追求效率的城市,能不能率先把追求市民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比如,当社会步入转型期时,这个著名的移民城市能不能为我们提供基层建设的崭新思路?再比如,当政府改革成为焦点、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需要提速时,这片孕育过市场经济的土壤,又能不能积蓄新的力量?
这些,都应是深圳未来追寻的价值方向。
我们期待,30年后,当重新梳理新一轮改革的贡献者时,依然能在其中找到深圳这两个字。那时,当我们再次梳理激动人心的口号和引领全国风气的观念时,其中依然有属于深圳的位置。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