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8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韩崧:做光明的使者

本报记者 崔玉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8月07日   01 版)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韩崧现在正在新疆和田地区参加援疆项目。在当地人民医院坐诊,韩崧一上午能看十几个病人,这个工作量,与在北京看四五十个病人相当。在和田地区,95%以上的群众是维吾尔族,由于语言不通,韩崧必须要请“翻译”帮助,效率提不上去。

    援疆中,最难的当属下乡巡诊。韩崧和队友经常要到县里、乡里去巡诊,刚开始去的时候,常听人喊着“汉族大夫又来了”,人就不见了。当地的维吾尔族群众无法与援疆医生沟通,不知道他们要去做什么。

    “多接触几次,讲清楚了,治过几人之后,周围的群众就了解我们了。”韩崧说,当地的眼疾患者很多,但由于医疗条件较差、眼科医生缺乏,或者所处地点偏远,很多患者耽误了治疗时机,造成失明。

    为此,韩崧动议发起为3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手术的项目,得到北京以及和田两地的支持。现在,这一项目正处于筛查阶段。

    虽然到新疆才半年的时间,韩崧却做了很多事情——举办和田地区眼科学习班、五官科培训班;两天三夜,准备14个专题的眼科专业技术讲座和大量手术录像资料;集中授课后,赶赴各个医院,给具体患者讲述疾病的诊疗;参加编写30余万字的援疆实用五官科手册;联系开展300余例免费白内障手术的扶贫项目……

    在新疆的每一天,都是紧张、忙碌的,韩崧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他的职业生涯与志愿者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韩崧曾多次到内蒙古、山东、辽宁、云南等地开展志愿医疗项目。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宁城地区服务时,韩崧常常在手术后,带着眼科检查设备到当地百姓家中,免费为他们诊病。遇有家中贫困、没钱治疗的人,他就拿出自己的生活费,支援当地的贫困居民。

    从读大学开始,韩崧就经常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后,他不仅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义诊,还常常“自找麻烦”。

    2003年、2004年,一名在首钢河北迁安矿区工作的女患者找韩崧看病。那位大姐跟韩崧聊起所在单位的同事看病不便、希望有专业医生到矿区义诊的需求,韩崧欣然应允。此后几年间,韩崧多次到迁安矿区开展义诊、讲座,同时,他还被邀请到当地中小学校开展爱眼护眼知识讲座。

    “这些事情,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作为一个医疗志愿者,我找到了除了工作、家庭之外的另一个支点。”韩崧说。

    韩崧的志向是“做光明的使者,为光明播下种子”,因此,除了参加各种志愿服务,韩崧还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宣传医疗科普知识,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防盲事业。哪怕是在中央电视台录节目时,他也不忘宣传白内障光明行动。节目播出第二天,全国防盲中心接到上百个来自全国的捐款和来信。韩崧因此受到表彰。

    微寄语

    帮助别人后,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我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真正的快乐。

本报记者 崔玉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8月07日 01 版

全面落实好全团年中工作部署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勇于担当成就“最美高富帅”
当负责任成为一种习惯
太空中的中国精度
力士之争 华夏巾帼冠全球
飞人大战 黑色闪电耀五洲
上海:人才的“流”与“留”
韩崧:做光明的使者
王遵来:为国医扬美名
黄璐琦:积跬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