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不少人感叹爱吹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至于吹牛的内容,经济收入、家庭背景等无所不包。譬如大学同学聚会有时成了“吹牛大会”,女同学比婚姻,男同学比收入。近日,一项万人调查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爱吹牛的风气在年轻人中严重。受访者中,“70后”占34.8%,“80后”占38.8%。(《中国青年报》8月16日)
很多人在年少时都不免吹过牛,爱吹牛未必就是当下青少年的群体特征。但揆诸受访者的比例,“70后”占34.8%、“80后”占38.8%,这个群体对爱吹牛风气的体验,多数都来自于对同龄人的审视。而“70后”和“80后”都已过了弱冠之年,尤其是“70后”业已而立甚至年届不惑,再将爱吹牛的风气归类为懵懂年少的普遍现象,这显然不妥。
正如心理学者所分析的,“日益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和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让吹牛风气越来越严重”,现在,很多人衡量他人是否成功,只看他是否有钱、有关系,成功标准的单一化,容易让一些达不到标准的年轻人通过吹牛,来进行某种自我心理补偿。
有人说当代人有“两拼”,少数人在“拼爹”,多数人在“拼孩子”,“拼爹”、“拼钱”、“拼关系”甚至“拼干爹”,但凡能拼的,都会用来拼一拼。二三十岁的这群青年,能不能“拼爹”已基本定型,而“拼孩子”则为时尚早,在“人脉关系”、“经济收入”、“消费情况”、“家庭背景”等方面达不到一定水平,对照功利化的单一成功标准(有钱、有关系),掩盖他们自卑与焦虑的心态就只能靠“拼吹牛”了,“拼吹牛”或许是拼无所拼之后的选择。
去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我国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它归纳了国人九大生活动力,“子女发展期望”和“个人利益追求”高居前两位,而“追求生活情趣”则垫底。如此社会心态,显然会让太多人不自觉地成为“焦虑的陀螺”,顾不上思考生活的真谛和欣赏生活的风景,孩子、房子、车子、票子,成了生活最主要的驱动力,达到的不时拿出来晒晒,达不到的往往只能靠吹牛来弥补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驱动力仿佛没有限值。正如《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的,一方面存在居民的安全感较低,另一方面又存在对社会性风险认识不足的问题。于是,没房子的不满足,有房子的也不满足;存款超过10万元的感到生活没有安全感,累积过100万元的也不敢气定神闲。仿佛所有人都被持续驱动着往社会金字塔的顶端爬,却又力不从心,焦虑和不能满足加剧了社会的吹牛风气。
所以,爱吹牛形成社会风气,重要的是其背后所隐匿的社会心态。随着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如何“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命题。犹记得去年4月21日《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题目正是“‘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
相关文章:
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