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8月6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1名学生与两名带队老师组成的“新闻学子走基层”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飞鹤乳业集团完成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历时7天的实地参观、学习、实践中,11名学子走进基层,走进生产车间,亲身参与到牧场、农场、工厂的日常生产过程当中,分别在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甘南县的飞鹤生产基地深入体验原生态牧场养殖技术与高科技的湿法制粉工艺,以新闻学子的视角挖掘有价值的故事,记录实践过程。
亲力亲为长见识
为了对乳品行业整体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在实践第一天,11名同学参观了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榆树屯镇头站村散养农户的奶牛养殖和挤奶过程。随后,学子们参观了飞鹤乳业分别建在克东县和甘南县两地的饲料种植和加工厂、奶牛养殖场和奶粉加工厂等。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分为两组,分赴甘南和克东两地进行深入体验。其中,甘南组主要实践地点是飞鹤乳业生产工厂,体验牛奶通过高科技的制奶设备由鲜奶制为奶粉,经由质检、包装并最终运输至全国各地的过程。克东组则围绕“奶源”,参观体验了农场和牧场,在牛舍里学习体验从饲料加工、奶牛饲养、粪便清理到挤奶的一系列步骤。
新闻学子走入农户家中观摩传统养牛,到农场观察饲料种植与加工,到牧场学习养牛,到工厂参观先进的奶粉制造与检验设备。他们与牧场的饲养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走上奶粉生产线,拜师学艺,尝试了分配计量勺、给奶粉罐装盖、目测包装完整性等工作。在基层,同学们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感悟出“实践出真知”的真谛。
通过实践,他们看到了个体奶农的艰辛和小生产方式的局限,而正是这一局限造成中国奶源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从而导致了整体性的行业危机。他们同时也看到以飞鹤乳业为代表的现代化大生产的高标准及其巨大生产力;通过实践,他们终于明白世界上没有一个牛种叫奶牛,奶牛产奶与人类孕妇分泌乳汁一样,都是母牛因为生育而处于哺乳期,而同一品种的公牛是不会产奶的;通过实践,他们知道了奶牛也有相当于2~3岁儿童的智商,也会自觉地排队走上挤奶生产线。
实践团成员王顺同学在工厂劳动时的任务是为奶粉罐装盖。由于操作不熟练,他的装盖速度远跟不上传送带的速度。情急之下,他抱起传送带上来不及装盖的奶粉桶,想要稍后处理。但这一举动导致整个生产线暂停运行——原来生产线上的每一罐奶粉都是连续编号,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或者编码缺失,都会导致重大生产事故。这次小失误让所有团员记忆犹新,学子们纷纷感叹基层工人劳动不易,也充分认识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而到牧场劳动的学子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他们要去上万头奶牛生活的牛舍,那里充满了牛粪浓重的异味。但年轻的学子没有一丝顾虑,四位女生麻利地穿上了防护服、雨鞋,在布满牛粪的牛舍中穿梭,和员工们一同完成喂牛、赶牛、挤奶等各项工作,完全把自己当成了饲养工人,和“同事们”沟通交流。在第一天进入牛舍后,舟车劳顿、身体欠佳的陈丁杰同学嗅到牛粪味道,脸色突然变得煞白,不停干呕。大家都劝她回去休息,她却坚持跟大家一起完成当天的任务,直到晚上随工人们一起下班。
广交朋友知冷暖
在学习参观及生产实践的短短几天中,学子们与牧场的技术员、包装车间的女工结下了深厚友谊,基层群众的朴实作风感染着学子们。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在进入生产车间之前,学子们扛上摄像机,准备好录音笔,打算用课堂上学习的采访方式与员工交流。但经过实践他们发现,只有放低身段,让对话在最舒服的环境中发生,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学子们收起麦克风,走到员工中间,有的同学干脆就地蹲下,跟工人大姐聊起了家常;有的同学搂着工人大哥的肩膀,把他拉到人少的地方,有说有笑地攀谈。在生产线上劳动时,同学们虚心学习,向一线工人拜师学艺,关系融洽。
看到乳品的复杂生产工序,马雪同学感叹,工人们就像一个个“螺丝钉”,每个“螺丝钉”都紧张、有序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令人敬佩。在养牛场体味了苦辣酸甜的陶娜同学,至今还在怀念那些天“特别”的味道,她说,养殖场里面牛粪的味道,其实也就是生活的味道。
真实所见出新闻
作为新闻战线未来的生力军,学子们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新闻素材,得到了写作技能上历练的机会。
在实践过程中,学子们既注重对生产细节的观察,在参观过程中力求真实地记录所见;更针对群众关切的乳品安全问题,大胆质疑不断求证。王顺同学在实践感悟中写道,“新闻人的工作就是替大众问出他们心中的问题,向对方寻求答案,多方印证答案,不需要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只需要把各种情况摆在大众面前,给大众提供充足的信息,让他们自行判断、明辨是非”。
实践过程中基层群众讲述的真实、鲜活的故事,也是长期生活在校园的学生们所不曾接触的,这些故事成为这群学子极佳的报道素材。陈丁杰同学是从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保送到政法大学的优等生,她说,这次走基层让她收获了在校园里学不到的“踏实感”。“我们学生长期呆在校园里学习理论知识,许多人都有眼高手低的不足。我想,一位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只有通过多多走基层接触真实民众的生活,真正了解并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才能做到‘接地气’,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好文章。”
本次实践中,同学们践行“全媒体”理念,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