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中学生拍电影:技术不专业内容很真实

当前校园电影题材反映大学生活的很多,而忽视了正处于青春过渡期的高中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陈亚聪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0日   12 版)

    没有红遍全国的明星,没有专业的摄影棚或是摇臂,更没有数亿元的投资;一部DV,一台可以运行绘声绘影软件的电脑,再加上并不多的投资,一部原创影片即大功告成——一群中学生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讲述自己的青春故事和梦想。

    前不久,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组委会从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部青少年原创影片作品中,评选出首届全国中学生原创影片的各大奖项。目前,原创影片获奖作品《时间审判》、《晚安·夏》、《鄞高怪谈》、《浩劫与重生》、《sister》等正通过网络进行展映。

    中学生影片贵在本真

    2011年暑假,河南一群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四处奔波找赞助商筹钱,租来一台摄像机,买来专业道具……7月16日,经过近4个月的精心筹备,《晚安·夏》正式进入了紧张的拍摄阶段。

    这部时长90分钟的电影,投资只有万余元,从剧本编写、筹备、拍摄、剪辑、主题曲录制到首映式,完全由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20多名高中生完成。据了解,在一家知名视频网站,该片的预告宣传片点击量高达6000次。

    “这是一部以友谊为主线的青春励志电影,讲述的是8名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故事,其中穿插一些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如青春期孩子面临家庭变故、早恋、意外事故等状况时的不同反应。在经历过青春期的各种迷茫和困惑后,懵懂的他们最终成熟起来。”导演方锦涛介绍了影片的基本剧情,并称当前校园电影题材多是“梦想”和“爱情”,反映大学生活的题材很多,而忽视了正处于青春过渡期的高中生活。他认为,高中时期的友谊是最真诚最深厚的,是一辈子的财富,而现当代影视作品反映纯真友情的却不多,这也是影片剧本的创作初衷。“我们希望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同龄人,在看了《晚安·夏》后,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想起自己中学那分单纯的友谊,从而引起大家对青春的记忆和共鸣。”

    在方锦涛看来,中学生电影在画质、声音的处理尚是业余水平,但也正是这分不专业,让电影更真实。“我们的亮点在于我们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真实地反映着我们中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之余拍电影不容易

    2012年春天的一天,宁波鄞州高级中学一间教室内,一群学生呆呆地看着一台电脑。约一分钟后,一声怒吼传来:“搞什么飞机吗?怎么会这样?”     

    就在几分钟前,他们拿着U盘兴高采烈地冲进这间屋子,插进电脑,打开编辑软件,打算将这些日子辛苦拍摄的东西制作成梦想中的影片。可是电脑里有病毒,U盘里所有的成果全部消失不见。这意味着两种结果:要么重拍,要么放弃这些日子的努力。

    吴鹏昊说了句“重新再来吧”。这句话仿佛一颗炸弹引爆全场,大家吵起来。“什么?重拍?你搞什么?知不知道这要花多长时间?知不知道高二的日子很紧?”……吴鹏昊还是那句:重拍!“我当时只是在想,我不能让我们这些日子的努力白费,既然走到这步了,就坚持下去。”

    学校是全封闭的,他们隔两周才能回家一次,而他们能利用的也就只有这个短短的周末。最后,他们用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了17分钟的作品《时间审判》。

    高二下学期,对于多数高中生来说是艰难的,因为残酷的高三已经近在咫尺。而对于吴鹏昊和他的同学而言,这段时间又是开心的,只因在紧张的学习之外,他们在只有3元班费的情况下,拍出了属于他们的影片。“当时我们班长的QQ签名是:我现在想做的事就是让以后没有遗憾。那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心声吧。”

    几乎所有的中学生电影拍摄团队都会遇到时间和技术的困难。方锦涛说,暑假只有20天左右,他们要在这20天里拍完90场戏。因为全部主创人员均无表演经验,不得不一遍一遍地反复拍摄,直到效果满意为止。从早上8点一直拍到夜里12点是常事。

    方锦涛说,拍摄之前认为非常简单,但进入状态后才发现困难重重,“曾经,我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电影拍成后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还有剧组成员的共同理想,我就无法割舍。”

    中学生拍电影不是“不务正业”

    客观而言,我国中学的电影教育是比较匮乏的,家长和学校老师也不理解。多数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业,电影制作在很多家长看来完全是“不务正业”的行为。

    而此次比赛,这些中学生用真诚和认真征服了老师、家长。“我想让大家明白,我们90后并不任性、乖僻,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并愿为之拼搏。曾经一个编导老师觉得,连大学生拍部电影都很难,更何况我们这群中学生,因此,他觉得我们在白日做梦。然而,我们用事实告诉他,我们成功了!”方锦涛说。

    曾经的中学生电影人、现在的新锐艺术家由宓说:“中学是塑造个性的关键时期,所以无论有什么想法,能够做出来就很好。我现在看中学时的作品一边觉得很稚嫩,一边感叹当时无拘束的表达。”

    北京市青年宫的孟宪青认为:“通过拍电影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更加深刻地体察生活,还能超越文字等传统纸媒的局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掘更多创意。同时,中学生拍电影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各方面获得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拍电影也是成年人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一种途径。”

分享到:
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
马莹:非典型90后
中学生拍电影:技术不专业内容很真实
在国外学会独立
用学习给未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