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就让中国功夫早点“软着陆”吧

邓海建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4日   02 版)

    近日,视频《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收徒仪式上推手》蹿红网络,随后记者考证却考而无证。有人说,太极推手事件所揭示的,仅仅是当前中国功夫病症的冰山一角。除了造假之外,中看不中用、自证悖论、武术变舞蹈,这一系列病症都在困扰着中国功夫。更可怕的是,各种文学影视作品对于中国功夫的过度神化,让不少人径直将中国功夫与爱国、民族自信心联系在一起,中国功夫俨然到了“输不起”的地步。(《山东商报》9月13日)

    金钟罩、铁布衫、十八罗汉阵、少林拳……中国人与中国功夫之间的情结,说不清道不明。仙踪侠侣,神乎其技,既与神仙术士藕断丝连,又与正义公平密不可分。谁都没见过侠客,但功夫依然在传说。及至今日,这种不可证、不可考的功夫,更在商业文化与养生大潮中风生水起,拥趸甚众,获利者赚个盆满钵满。

    有关中国功夫厉害不厉害,历来口水不休,倒有些花边似乎可以佐证其真伪:一是拳王霍利菲尔德来华参加商业活动,有人问他对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看法,被这类问题骚扰多次的拳王终于懒得说客套话了:“他们是演员,他们三个一起上我都无所谓。”二是近年来所谓“中国功夫VS日本空手道”、“中国功夫VS美国职业拳击”、“中国功夫VS俄罗斯散打”、“中国功夫VS泰国拳王”等比赛,基本上是自家组织、自定规则,然后以自家优势获得决定性胜利——神马“挑战书”、神马“巅峰对决”,实质上不过是一场场商演。真正练武的早说过,武术是谦抑内敛的,夸张神化的是武侠小说。

    迷恋“中国功夫”,当然没有原罪,就像外国也有堂·吉诃德一样。这种迷恋,根植于几个无可规避的传统:一是能量崇拜的需要。中国脱胎于长久的封建社会,法治与契约关系淡薄,公平正义难免有些依仗“青天情结”,可惜“青天”不是随时有,于是就臆想更多人化的超能量来廓清社会秩序、维系基本伦理。二是文化推波助澜,中国功夫常附会上历史名人及传奇故事,对功夫的想象成为反抗皇权的心理寄托,一旦这种逻辑在传统文化中获得内生的力量,“历史”就在民间叙事中将幻象描摹成真实。三是技术与艺术的杂糅。武术是一种可以自证的技术,而武侠则是虚幻的艺术,但虚实结合往往成为某种惯例,加之“武术成国考”、“武术军事化”等实践或理论的推进,功夫偶像就成了一种现实的图腾。

    几年前,中国放映《叶问2》的时候,也恰巧是《钢铁侠2》的档期。同属“力量与拯救”的主题,我们诉诸虚妄与传奇,人家则诉诸科技与机器。早有网友戏言:真要佐证中国功夫天下无敌,不妨让“叶问”与“机器侠”对决看看。多灾多难的中国需要一种能力的救赎,别说一套拳腿、一派任督,就是庄生梦里的蝴蝶也是好的,但梦醒之后,生活还得继续,脑子不能痴迷。何况,这已经是21世纪。

    越是神化入魔的时候,中国功夫越是亟待祛魅和软着陆。如果任由忽悠当道,别说曾经的图腾将会尽碎,恐怕连技术的一点积淀都要被损毁。尽管这听起来有点残忍,但谁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功夫,准确地说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具备多大技击性,所谓的功夫神话更像是一种催眠骗术。”

分享到:
告别以体制内外分人站队的旧思维
“联合反腐”的关键在于独立
没有利益共享,谈何提高员工敬业度?
与其全城禁烟,不如全民监督
就让中国功夫早点“软着陆”吧
企业干嘛赞助“副厅级乒乓球赛”
挂职吃空饷后的监督“空间差”
延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