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2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我的青春故事”第四十期嘉宾访谈在中青在线举行

每天用心做好每件事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21日   01 版)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实习生金艳璐 记者黄丹羽)今天,《环球时报》副总编辑段静涛、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新闻主播海琳和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总经理徐丰,一起做客中青在线第40期“劳动·创造·奋斗——我的青春故事”励志教育访谈节目。在直播间,3位嘉宾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和奋斗历程。

    大学毕业后,段静涛只身从山西来到北京打拼,那时的她,立志要做一名新闻工作者。短暂地北漂后,段静涛来到《环球文萃》,也就是后来的《环球时报》从事采编工作。25岁那年,机缘巧合,报社广告部的主任离职,通过竞聘、面试,年纪轻轻的她挑起广告部的大梁,当上了部门主任。“我很幸运,这些年来,自己的成绩和报社逐年的稳步发展幸运地走在了一起。”段静涛感叹道。

    《环球时报》创刊时发行量很小,知名度也不高,但是成功报道了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以及“9·11”事件等海外重大新闻事件后,《环球时报》发展迅速。

    在报纸发行量和知名度提升的前提下,段静涛所领导的广告部也从一开始的3人团队发展到50多人的规模。她说:“很感谢报社领导,给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我们犯错;也很感激我的团队,咬牙前行,不断刷新团队的成绩。”

    海琳是我军首位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的人,在今年的“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礼上,她更是荣膺了“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奖。谈到自己获得的荣誉,海琳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好的心态。军事节目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也进不了评奖的基准线,但那个时候也是踏踏实实做事,慢慢积累;后来军事节目慢慢成熟,我们军事节目主持人才有了参与评奖的机会。”

    海琳的参评作品是一部关于新春走基层的电视片,那年,她和她的团队10天走了10座城市。 2011年的春节,除夕那天海琳跟领导请了40分钟的假,驱车回家看望自己癌症晚期的父亲,总共陪伴了20分钟,随后,她又赶回台里继续工作。

    记者、编辑、总经理,徐丰工作经历非常丰富,如今的他是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总经理。对于自己的新角色,徐丰有着这样的心态:“虽然不敢装嫩说自己年轻,但是我无知者无畏。”面对新挑战,徐丰常常告诉别人他是个“外行”,他的工作就是用一个外行的姿态处理好手中的工作:整合资源,建构模式。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于2010年成立。作为资讯平台,它为国内的资本要素市场服务、为国内的资本要素市场和国际的资本要素市场之间沟通服务、也为文化和金融领域服务。“我们的平台定位是共享、共荣、共发展,我们要将资源进行整合。”徐丰的团队现在处于初创时期,规模在十几人,在这样一个起步阶段,他只想每天用心做好每件事,用一种正确的心态来激励自己,发掘潜能。

分享到:
新“青年汇”让青年实现价值
宁夏生态移民喜迎新生活
第八届“振兴杯”决赛将举行
打造患者满意的“医学航母”
有偿补课为何屡禁不止
每天用心做好每件事
“麻雀”环卫党小组
图片新闻